□時報記者 翁志鵬 通訊員 朱風華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進一步做好農村留守、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推進工作,在“六一”兒童節即將來臨之際,一場以“情系偏遠海島 關愛留守孩子”為主題的慶“六一”慰問留守兒童志愿服務活動在秀嶼區南日鎮小日小學舉行。本次活動由市救助管理站、十八列島邊防派出所聯合主辦,福建省興邦泰商貿有限公司、莆田長青志愿者協會協辦,南日鎮小日小學承辦。
5月19日上午,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邊防官兵、愛心企業和志愿者一路不懼舟車勞頓,幾經輾轉趕赴小日小學看望并慰問該校20名兒童,給孩子們送去空調被及書包等學習用品,并提前送上節日的問候和祝福,當天,福建省興邦泰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清興先生向小日小學師生捐贈一臺價值6000元的康尼蒂克牌凈水器,確保小日小學師生喝上健康、安全的飲用水,改善師生的飲水條件。
“小日小學地處偏遠海島,學校基礎設施薄弱,生活環境惡劣,這次有這么多的政府機構、愛心企業前來看望慰問海島學子,讓他們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及社會對他們的關懷,也希望今后能夠有更多的人繼續關心、關注與支持海島教育事業”。十八列島邊防派出所教導員朱風華說。
活動中,市救助站站長林文瑞向師生及家長介紹了開展關愛“留守孩子”活動的目的和意義以及市救助站近年來所開展的工作情況,并鼓勵孩子們要勤奮好學,不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要樹立感恩社會、回報社會的信念和意識;要有自強不息、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倍加珍惜學習機會,積極向上,將來做一個有益于祖國、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會的人。“自去年開始,我市多個部門聯動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 相伴成長’專項行動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得到了上級及社會各界的好評,在認真貫徹落實好‘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工作要求,確保關愛工作有抓手、有實效的同時,落實關愛留守孩子‘五個一’工作機制(即一人一檔案、一季一更新、一類一對策、一人一報告、一人一協議),及時掌握農村流通的家庭情況、監護情況、就學情況等信息,針對不同類型的農村留守(困境)兒童實際情況,聯合多部門共同開展針對性精準幫扶,確保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市救助站站長林文瑞告訴記者。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我市共有5000多名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大多由家中老人照顧,由于大多數老人屬于文盲或半文盲,加上隔代監管帶來的諸多問題,留守兒童的成長問題一直牽動著全社會的心。2017年,我市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長為總召集人的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縣區、鎮街、村民(社區)三級聯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體系和聯動網絡,連接民政、教育、公安等多部門的農村留守兒童信息動態管理體系,打開了上下聯動,共同推進工作格局。同時,市民政、綜治辦、法院、檢察院等八個部門聯合開展了“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各縣區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列入年度綜治工作要點和考核評價體系,推進兒童之家建設,及時將家庭經濟困難且符合條件的農村留守兒童納入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政策保障范圍,形成了關愛保護合力。
據了解,我市目前現有村級留守兒童之家10多所,接下來,將要求各地要組織民政、教育、公安等部門全面開展農村留守(困境)動態管理工作,掌握農村留守流通的家庭情況、監護情況、就學情況等信息,進一步利用教育部門學籍系統和公安部門戶籍系統,落實村(居委會)每個月信息情況零報告、縣區(鄉鎮、街道)每季度動態信息更新一次制度逐級并上報。同時,也針對不同類型的農村留守(困境)兒童,聯合多部門開展針對性幫扶,實行強制報告機制,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村(居)委員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履行報告責任,再次進行入戶調查,核實家庭監護責任落實情況,并對監護人進行初步評估,評估具備監護能力,指導受委托監護人簽訂《農村留守兒童委托監護責任確認書》,要督促留守兒童父母確認其他受委托監護人,落實好重點工作和任務,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為“建設美麗莆田”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