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正值桃李年華的美麗女子走了,新聞照片中的她雖然加了馬賽克,但仍然依稀可見她優雅俏麗的容貌,抿著的嘴唇掩藏著止不住的笑意,那是對美好未來的期待,她有一份令人羨慕的職業,空姐,她的飛行人生才剛剛開始,就被人為地破滅了,留下悲痛欲絕的親人和朋友。一次滴滴順風車讓她走上了不歸路,她的父母、親人的余生都將在痛苦的回憶中度過,這是多么殘忍的事。
這樣的結果應該怪誰呢?當然最主要的是怪那個兇手,此外還要怪誰呢?我想,網約車公司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兇手并不是該車的申請人,之前因為“語言騷擾”被投訴過,滴滴客服打了5次電話沒有被接聽,后來也不了了之。滴滴公司已向受害者家屬致歉,宣布停業一周整頓,同時懸賞100萬請大家提供疑犯線索。
我用過幾次滴滴打車,有自己打,也有幫別人打的,不多的幾次看來,還是挺方便的,滴滴軟件可以在手機上顯示車輛路線,車來得快,而且都很整潔,師傅也很友好,我都給了好評;只是遇到過兩三次不那么按規則來的,比如我訂了順風車,是不拼車的,我不喜歡和人拼車,但是車來了后,發現車內還有別人搭車,或者是車走到半路又接個人上車,這樣師傅可以多賺一份錢,我雖然有點不快,但是看行程沒有耽誤,也就不計較了。很是納悶他軟件上是怎么操作的,按規則應該是不可以的吧。
我想不僅是滴滴公司,所有的網約車公司都應以此事件為誡,認真自查自糾管理上的漏洞,一切以乘客安全為上,不能為了擴張占領市場而放低網約車準入門檻,放松對駕駛員準入條件的審核。要做到一人一車一證,申請人和駕駛人應該是同一人,申請人應該沒有犯罪、吸毒前科。要適當運用監控手段,如在車輛駕駛座內安裝監控探頭,隨機抽取比對駕駛人是否同申請人的身份證照片一致;在乘客預定網約車成功后,自動發送車號、路線、駕駛員姓名的短信到乘客和乘客事先登記的親屬的手機上,同時附上駕駛員證件照,以供乘客比對和讓親屬知曉,以防萬一。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大對網約車營運監管力度,加強網約車司機的職業操守教育,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保障乘客生命財產安全,讓我們可以放心約車。 (黃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