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凌
女兒寫作業是我一天當中最為頭疼的一件事情,常常是我認為她已經在做,事實上她卻剛將作業本打開。每到這個時候,就會讓我火冒三丈,而她的理由卻非常多,她說是老師布置的作業多,是剛吃完飯需要消化一下才能提筆,是要先思考才能開始寫。
她的這些理由在我看來,完全是沒有道理的,每次我都會因此與她爭吵。爭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時間從身邊溜走,她的作業卻一個字都沒動。為此我就在想,為什么時間在她的手中總是不夠用?明明一個小時可以做完的作業,她為什么要用上兩個小時?
轉念想想不僅是她的時間不夠用,有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的時間也不夠用,常常是一天沒做什么,時間就溜走了。那天與女兒的老師聊天,她對我說其實我們都錯誤地任由著時間從身邊流走,沒能將時間分割成塊,從而有效地去利用手中的時間。
將時間分塊處理,這倒讓我感到很是意外。她說時間就像是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同理也就是將時間切分成幾塊,這一塊是用來做什么,那一塊又是用來做什么,在這所謂的塊狀時間里,我們加快速度盡量去完成所制定下來的任務,你會發現,有的時候你沒有完全用完這一塊的時間,你就已經將事情做完了。
聽了她的話,讓我一下子明白了些什么。是啊,多數的時候,我總是在說時間不夠用,可我卻從來都沒能珍惜過時間。明明是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完成的事情,可偏偏要用上兩個小時。女兒老師所說的將時間分塊,實際上就是給自己制定一個有效的時間目標,也就是這一段時間用于做什么。
我將這一想法對女兒說了,并且告訴她每天我會將她的作業時間分塊,這個時間段用來做語文,那個時間段用來做數學。如果超時了,那么就要受罰,如果能夠提前完成作業,那么余下的時間就由她自由支配。女兒聽后也覺得這樣很好,于是每天寫作業的情形,就與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
對于時間,多數人都覺得過得太快,好多事情想做卻總是沒有時間去做。然而事實真是這樣的嗎?多數人都同我和女兒以前一樣,沒能很好地去利用時間,時間是擠一擠就有的,時間是你將它劃分成塊,讓自己提高效率就能夠擁有的,時間對于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又是不公平的。
公平的是你一天有二十四小時,有時卻時常覺得時間不夠用。不公平的是有的人也是二十四小時,但他們卻能將這些時間,用來做更多的事情,卻事事都能兼顧。時間的公平與否,關鍵是看你如何運用,你若任由著它從身邊溜走,那么你勢必只能是在虛度時光。學會將時間分塊處理,會讓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提高效率從而擁有更多的時間,而我們的生活,也會因此變得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