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珠
俗話說:“世界上最難相處最微妙的是婆媳關系。”雖然兩個女人同愛一個男人,但因為角色、年齡、環境等等的不同,不少婆媳有了很深的代溝,有的關系達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在和婆婆相處的三十年里,心地善良的婆婆待我如同己出,我們親如母女。我深深地體會到,她的愛比起母愛有過之而無不及,母親和婆婆,只是稱呼上的不同,我把她當母親看,她亦把我當女兒對待。
婆婆身體硬朗,一天到晚閑不住,種花生、栽地瓜、種菜、養雞等,農閑時還會下海挖海蠣,典型的勞動模范,每天忙得不亦樂乎。蔬菜容易生蟲子,婆婆要打藥,錯誤地以為打藥后只要用干凈的水澆一段時間后,農藥就不會殘留,菜就可以放心地吃了。后來,我告訴她不管過了多久,還是會有一些藥殘留在菜中的,婆婆就再也不敢打藥了,只用手去捉蟲子,她不會像農村有的婦女那樣固執己見,聽不進他人意見。她種的菜又嫩又新鮮,讓我帶到單位去吃。我愛吃海里的一種小黃魚,將其油炸得焦黃,吃起來又香又脆。婆婆經常會讓公公去買,把魚殺好后放在冰箱中速凍,我回來時就讓我帶去。
夏天的天氣非常炎熱,但也是海蠣最胖的時候,特別怕熱的她常冒著酷暑去挖海蠣。別看她年紀大,卻是個挖海蠣的好手,她自己都舍不得吃,把它們放在冰箱中速凍,好給我們吃。我們要是問她有沒有吃海蠣,她便會說:“有呀,有呀。”每一次都會交代她別去,怕她中暑,可她嘴上總是說:“好了,我不去了。”最后還是去了,我們說她的時候,她會笑著道:“我去的時候天氣涼快。”真拿她沒有辦法。
每次回到笏石時,我總是大包小包地提著,里面有婆婆拿的菜、小黃魚、海蠣等。我如鬼子進村一樣進行大掃蕩,婆婆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我們,我心里總是滿滿的感動。
我小時候雖然吃過許多苦,干過不少農活,但干活畢竟不是好手,有點笨手笨腳,善于挑撥離間的長舌婦見了,對婆婆道:“你媳婦拿鋤頭的樣子特別別扭。”婆婆聽了,呵呵一笑:“沒事,小的東西(即筆)會拿就行。”長舌婦啞口無言,訕訕地走了。
有一天,我不小心感冒了,上午我把要洗的衣服放在椅子上,本來要馬上洗,后因我臨時有事,就出去了。下午,我回家時看見婆婆已經幫我把衣服洗干凈了,正在風中飄揚呢,婆婆還特地囑咐道:“你這幾天就不用洗衣服了,還是我幫你洗吧。”讓我很是感動。
有不少婆婆把自己的兒子視為心肝寶貝,舍不得兒子干一丁點的家務活,卻自私地要求媳婦成為兒子的保姆,而我的婆婆卻從不這樣要求我。有時,我很忙,而老公還要我幫他洗衣服,我向婆婆告狀,婆婆就會問他:“你為什么不自己洗呢?”老公有點難堪,保持沉默。每當我告狀時,婆婆總是旗幟鮮明地和我站在統一戰線上,和我一起討伐他。她的口頭禪就是:“這個兒子。”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我得意地斜著眼睛看著老公,老公面紅耳赤、噤若寒蟬,每次都是以我的勝利而告終。
雖然我和婆婆親如母女,但同住一個屋檐下,相處久了,也會鬧“矛盾”。記得有一次,小姑動手術后住在娘家,她的朋友來看她,送了箱獼猴桃,一個獼猴桃據說要5元。我回家后,小姑從柜子里拿出一個袋子,里面有十幾個獼猴桃,她請我吃,我吃了一個后,想不到婆婆馬上把袋子又放回到柜子中,過去她從不會去動水果,今天卻一反常態,為什么?原來她怕我再吃一個獼猴桃。在那一瞬間,我有點傷心,但轉念一想,她待女兒比待我更親也正常的,女兒畢竟是她身上掉下的一塊肉。想到這里,我笑了,并沒有因此而不快,好像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過。有著血緣關系的母女如果事事都要較真下去,那日子都沒有辦法過下去了,更何況沒有血緣關系的婆媳之間呢?為什么不糊涂一點、大度一點呢?有時要學會換位思考呀。
有個把我當作親閨女的婆婆感覺真好!我要多念念老人家的好,想想老人家的不容易,用真心換真情,好好地孝順他們,讓他們有個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