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市交通綜合行政執法直屬大隊采取錯時交叉、錯峰執法的方式進行“打非治違”專項工作。當天中午12時40分許,執法人員發現一輛車牌為閩BM*926的小型面包車在城廂區政府停靠站滯留攬客,涉嫌從事非法營運,在上前出示證件并表明身份后,嫌疑車輛駕駛員竟猛踩油門闖關拒檢,強烈回彈的車門將執法人員手臂夾傷。嫌疑車輛在慌不擇路的逃竄中還將一輛正常行駛的出租汽車擦撞后逃逸。現場執法人員立即協助受損車輛駕駛員報警,并用云臺探頭進行路線跟蹤,此時狡猾的嫌疑車輛竟然一個急轉彎拐入高速匝道,并從ETC車道迅速通過,很快消失在三岔口附近。
市交通執法人員隨即啟動公安交通執法“聯勤聯動”機制,立即聯系莆田高速交警和地方派出所警力,在途經的高速出口處進行設卡堵截。經過軌跡跟蹤,嫌疑車輛從臨近的一個高速出口駛出后立即被控制。嫌疑車輛駕駛員見無路可走,竟令女車主在車輛行進中開門跳出,企圖以血肉身軀來阻擋執法車輛,無果后女車主又一陣騰挪擠入狹小的車底,以期阻止拖車。午后高熱的柏油路面已經蒸騰出陣陣暑氣,加之高速行車后的車底溫度躥升,經過交通執法人員和高速交警長達四十多分鐘的反復勸說與普法教育后,跳車受傷的女車主終于自行從車下爬出,并表示愿意接受進一步調查處理。
據悉,市交通執法部門依托公安、交通“聯勤聯動”機制的快速出擊,使違章逃逸車輛無處遁形,僅在第一季度的“打非治違”行動中,已查獲違規、違法嫌疑車輛130余輛(次),其中涉及多部門聯合整治的案件達30余起,有效震懾非法營運現象,著力凈化客運市場。下一步,市交通執法部門將持續強化“聯勤聯動”長效機制,集中進行新一輪的“打非治違”工作,為全市客運市場的穩定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時報記者 翁志鵬 通訊員 蘇劍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