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仙游縣甜柿協會注冊的“仙游甜柿”集體商標,日前獲得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批復,成為繼“仙作XIANZUO及圖”之后仙游縣被認定的第二枚集體商標。“與單家企業注冊商標的‘單打獨斗’方式不同,集體商標優勢在于抱團創造集體的信譽、擴大影響。”仙游縣市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集體商標的使用本身具有廣告效益,有利于該集體取得規模經濟效益,彌補企業規模小的缺陷,擴大市場影響力。
據悉,仙游與臺灣地緣相近、氣候相似,種植水果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2007年6月仙游縣國家級臺創園獲批后,更是成為發展臺灣甜柿的熱土,至目前,累計入園臺資“農字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55家,臺商110多人,累計總投資6500多萬美元,開發面積4萬多畝,其中臺灣甜柿種植面積高達2.5萬畝,共有1.2萬多畝臺灣甜柿進入投產期,崛起成為了全國大陸最大的臺灣甜柿基地,并在國內外打響了“仙游甜柿”品牌。
據統計,“仙游甜柿”畝產值可達1.5萬-3萬元,去年創產值1.2億元,其利潤是本地陳燮柿的9-10倍,全部達產后年產值可達6億元以上,還可精心打造成生態農業觀光旅游的一大獨特新景觀,并帶動周邊群眾1500多戶種植以臺灣甜柿為主的各種臺灣名優水果,同時也解決了家庭農場周邊一部分農業轉移人口的就業問題,每年僅山地租金、勞務收入及從事與臺灣甜柿等相關的產業,年增收高達2000多萬元。
為促進仙游甜柿產業的發展壯大,該縣先后出臺了《仙游縣甜柿產業發展規劃》、《仙游縣關于扶持臺灣農民創業園發展的若干意見》、《仙游縣引進臺灣地區優秀人才具體辦法》等,在政策、項目、資金、用地等方面給予園區和臺農傾斜支持,加大投入切實加強甜柿基地基礎設施建設。至目前,園區管委會積極協助園區內臺商企業向上申報甜柿基地的流域治理、節水灌溉、閩臺農業合作等項目,及全面為園內從事種植業、養殖業的臺資企業用電實行七折優惠,累計共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專項用于基地的水利、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有效完善了甜柿基地的基礎設施,并引導園區內的110多位臺商投資者堅持按照高標準建園、高質量種植的要求,高起點建設標準化果園。同時,為了達到管理科學化、標準化,園區內的山益公司、摩天嶺公司等“農字號”龍頭企業帶來大量的臺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和經營理念,與臺灣科技生化有限公司、嘉義縣農經所、省農科院及市縣農業、質監等涉農部門建立了技術掛鉤關系,聘請臺灣甜柿產業高級技術人員常年技術顧問,幫助制定品種布局、樹冠培養、水肥管理、修剪、病蟲害防治、疏花疏果、套袋、采收等一系列技術方案和操作規程,并全面推廣樹冠矮化技術,配方施肥技術及套袋技術等,做到管理規范化、標準化,使得仙游生產出來的臺灣甜柿顆粒豐富飽滿、可以自然脫澀,又大又甜又脆又健康;同時園區管委會引導臺企創辦了仙游縣甜柿協會及仙游縣鐘山甜柿產銷專業合作社,按照臺灣農業產銷班運作模式開展運作,為社員提供種植技術指導、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等全方位服務,對接經銷商和大型商超及上網銷售,促使“仙游甜柿”銷往全國各地。 (陳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