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秀嶼區南日鎮小日村村民施某將一面印有“好民警愛崗敬業,為百姓奮不顧身”的錦旗送到莆田邊防十八列島邊防派出所戶籍民警龍俊手中,感謝民警辦事的“閃電”效率和春節期間堅持為民服務。
據悉,小日島因地理偏僻遠離大陸,素有“島外島”之稱。全島面積不足2平方公里,總人口3100人,島上居民常年以捕漁、海產養殖為生,交通閉塞,經濟落后。2013年,小日島被市委列為全市老少邊島扶貧開發重點村,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親自掛鉤幫扶。自2014年6月莆田邊防支隊十八列島邊防派出所在小日島掛牌成立以來,該所結合轄區海島實際,為最大限度服務春節返鄉群眾辦理戶籍業務,每年春節戶籍窗口正常上班,熱情接待每一名前來辦事的群眾,做到最大限度簡化手續,全面公布辦事須知,制定一次性告知書,確保群眾提交材料一次齊備、在公開承諾時限內一趟辦結。據統計,該所春節期間為群眾辦理各項業務180余筆,接受咨詢60余次。全所官兵依托黨委政府,整合社會資源,主動跟進服務,積極助推“美麗海島”建設,真正做到保一方平安,讓群眾滿意。
由于島內缺少自來水,致使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嚴重不足。幾年來,孤島存在的飲用水難題讓600多戶漁民揪心著急。針對這一問題,該所積極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并爭取支持,主動幫助群眾聯系打井隊,并積極協調做好勘查選址、施工建設、工程監管等方面工作,確保了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去年,“孤島深水井”工程建設取得圓滿成功,井水終于通到島上的每一戶漁民家中,解決了全島漁民的飲用水難題,深水井也被島上漁民親切地稱之為“愛民井”。
此外,該所不斷做實窗口服務,著力延伸警務服務觸角。組織官兵深入走訪海島群眾,征求意見建議,聽民聲、訪民意。將“熱心、貼心、細心、耐心、真心”作為辦證窗口服務標準,根據轄區群眾生產、勞作等時間規律,推出“集中時間辦、預約時間辦和上門主動辦”等舉措,扎實開展便民、利民服務。深入轄區走訪殘疾人、困難兒童、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詳細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今年春節期間,該所加班服務群眾112次,“送證上島”55張,為群眾節省路費開支5000余元。
全心為民謀劃,著力挖掘海島漁民發家致富金點子。海帶和鮑魚是小日島的支柱產業,該所定期聯合農科站、海產站等單位專家開展送文化、科技下鄉活動,協助村兩委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提高居民收入。同時,該所還主動協調幫助20余名上岸漁民順利實現“再就業”,每人每月增收2000多元。針對馬上來臨的海帶收獲季節,該所成立“便民服務隊”幫助轄區勞動力少的海帶養殖戶搶收海帶。(時報記者 翁志鵬 通訊員 朱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