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精心打造“5G式社區矯正”工作模式,去年以來,未發生社區服刑人員脫管、漏管和再犯罪現象,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1G社區監管網絡全覆蓋。針對社區服刑人員數量多、分布廣等問題,利用社區網格建立網格化監管模式,成立網格員隊伍,目前全市已完成社區服刑人員納入各行業“大網格”管理工作。同時,以基層網格為單位,以全面走訪和突擊走訪相結合的方式,走訪服刑人員本人及其親屬、朋友和鄰居,充分了解社區服刑人員的生產生活情況及思想動態,切實做到社區服刑人員基本情況清、現實表現清、社會關系清和行為去向清。
2G志愿隊伍網絡高水平。依托工青婦等社會力量,全市組建145名志愿者骨干隊伍,公安干警進行法制教育,熟悉青少年心理的學校教師為未成年人進行心理輔導,醫院護士為暫予監外執行罪犯提供醫療知識解答,婦聯干部為女性服刑人員開展幫扶等,切實提高社區矯正工作的社會化、專業化。城廂區組織社區矯正自愿者骨干開展“道德與法”巡回講座10場次,開展走訪慰問16人次,協調困難社區服刑人員解決2人納入低保、1人就業。
3G心理教育網絡塑靈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全面提升社區矯正效果和質量。仙游縣對全縣523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癥狀自評量表SCL-90》進行心理測試,開展心理作健康狀態調查,聘請心理咨詢師開展心理矯治初步診斷。城廂區司法局組織轄區內除文盲外近230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心理測試,將對每一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心理健康測試和分析評估,將對提示心理異常的社區服刑人員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矯正措施。荔城區西天尾司法所開展了“禪武養生”“媽祖文化”“新春茶話會”“趣味運動會”“心理課堂”系列教育矯正活動,增加教育矯正工作的“莆田味道”,出現了矯正人員間幫扶就業,為敬老院捐錢捐物等好人好事。
4G重點人員監管網絡嚴管控。對于排查出的23名重點人員使用電子手環進行實時管控,準確掌控重點人員動態情況。對不服監管、故意違規、屢教不改的人員堅決予以打擊。
5G矯正基地網絡促改造。我市各縣(區)在鞏固、完善原有的教育基地的基礎上,積極協調有關單位,已建立一批適應當下社區矯正工作要求的社區矯正基地11個,如涵江的飛陽光電社區矯正基地、新生果樹養殖基地、荔城的玉湖公園社區矯正基地、鞋服城社區矯正基地等。通過基地將社區服務和教育矯治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服務中接受教育,不斷提升教育矯治的效果。通過正面宣傳樹立轉化改造典型,激勵社區服刑人員積極改造。 (吳飛達 毓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