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玲
我的衣櫥里有各種各樣的圍巾,其實,我是幾乎不戴圍巾的,只是喜歡買,但尋尋覓覓卻再也找不到記憶中的那條……
我九歲的那年冬天,瘋狂地迷戀上一條圍巾,因此變成了一個有心事的小孩。
那時候,我們村里有一個供銷社的代銷點,賣些油鹽醬醋和日用品。不知什么時候店里進了一些圍巾,其中有一款長圍巾,黑紅相間的格子,鑲著金線,我清楚地記得價錢是三元六角。黑紅格子的圍巾在那家雜亂的小店里熠熠生輝,我第一次看到就被深深地吸引了,無數(shù)次想象戴在我的脖子上是怎樣流光溢彩。
但是,我卻只能在心里翻來覆去地想,不曾告訴過任何人。那時候,我在心里非常羨慕家里有人當工人或者是城里有親戚的人家,他們的孩子常常能穿上新穎漂亮的衣服。我很清楚,那條圍巾對我來說是奢侈品,奢侈得根本沒有向母親開口的勇氣,也不好意思跟任何人說我想要那條圍巾。
然而,我還是無法阻止自己喜歡它,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尋找一切機會去小店里看那條圍巾。我空前熱心地關(guān)心家里的鹽吃完了嗎?需要打醬油嗎?當需要買一支鉛筆和一塊橡皮的時候,我一定會將其分成兩次去買。總之,那個冬天我無數(shù)次走進那家小店,只是為了能看一眼那條圍巾。也許,那條圍巾對當時人們的消費水平來說真的是太奢侈了,整個冬天并沒有人買走它。第二年的春天,它依然躺在柜臺里,我的熱情絲毫未減,還是幾乎天天找理由去看。夏天的時候,圍巾上面已經(jīng)落滿了灰塵,店主終于把它收起來了。再到冬天,我還是惦記著那條圍巾,可它再也沒有出現(xiàn)。
長大后我離開了家鄉(xiāng),走過了一些路,經(jīng)歷了很多事,可那條圍巾依然固執(zhí)地駐扎在我心里,甚至被無限地放大成年少時的種種無奈、壓抑和糾結(jié),它成了一根刺,時不時就要刺一下我那敏感脆弱的心。我開始發(fā)狂地買圍巾,只為了補償那曾經(jīng)的迷戀和無奈。
風雨幾載,流年偷換,回望那一河歲月也已漸漸清淺,我的心變得澄澈明朗。如果我當時靠一場哭鬧得到那條圍巾,又能怎樣呢?它圍在我的脖子上最終會變得污穢不堪,在街上踢毽子、“跳房子”熱了的時候,我也會隨手把它“扔”在街頭的草垛上,甚至天黑回家時忘了捎上它。
無論平凡還是輝煌,誰的一生也都是一場經(jīng)歷,何必過于糾結(jié)那些錯過?那條圍巾穿過一河歲月,不會再在深夜刺疼我的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