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油茶林,帶富一方人”。近日,筆者在仙游縣云居山茶果專業合作社位于游洋鎮石里村的的太子山莊油茶基地看到,10多名農民正在給油茶園除草、施肥,它們像耕田一樣精耕細作。目前,油茶主產區之一的游洋鎮,在石里、金石、龍溪、河星等村如火如荼建設1450畝的油茶示范基地,被列入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名優經濟林項目,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太子山莊負責人陳偉勝樂呵呵地說,“油茶種植已從粗放式經營轉為標準化建設、集約化經營,生產效益和規模效益非常可觀,油茶產業已經成為仙游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綠色銀行’,許多農民‘足不出山’就可以從‘綠色銀行’里取款啦!”
據悉,油茶被譽為“長壽之樹”、“東方橄欖油”,具有一次種植、多年受益的特點,穩定收獲期長達80年以上,盛產期畝均產值高達三四千元,經濟、社會、生態三種效益十分顯著。作為傳統的油茶種植大縣,仙游縣油茶栽培歷史悠久,據縣志記載有1000多年歷史,在仙游縣的菜溪、游洋、石蒼、鐘山等北部山區鄉鎮,地理氣候對油茶生長十分有利,純天然野生油茶林多且有數百年粗加工茶油的傳統,至2015年底全縣種植面積僅有3.2萬多畝,還具備廣闊的增長空間。
近年來,仙游縣委、縣政府定位“綠色崛起”發展戰略,特別是在推進北部富美山區示范帶建設中,高度重視油茶產業發展,緊緊抓住國家扶持油茶發展和扶貧開發攻堅的政策機遇,以發展高產油茶產業作為產業精準扶貧的兩大特色產業之一,出臺《關于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計劃在2016-2020年里每年規劃發展油茶1萬畝以上(含低產林改造),到2020年全縣油茶產業規模達到10萬畝以上,并建設以村級集體和油茶專業合作社等為主的油茶豐產標準化基地示范片50個以上。重點打造游洋、菜溪、鐘山、西苑等現代農業油茶示范基地,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讓貧困戶直接參與油茶產業開發,并發動千家萬戶利用自有林地種植高產油茶,以產業發展帶動脫貧致富。 (陳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