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莆田檢驗檢疫了解到,明年3月3日,第995/2010/EU號歐盟木材與木制品法規將正式實施,該法規于2010年10月20日由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正式通過,是強制性法規。該法規構筑了新的壁壘,對我市出口歐盟家具或木制品帶來一定消極影響。
據了解,該項法規要求木材生產加工銷售鏈條上的所有廠商,必須提交木材來源地、采伐國、樹種、木材體積和原木供應商名稱地址等證明木材來源合法性的基本資料,非法木材及木制品將無法在歐盟市場銷售。
據莆田檢驗檢疫部門對我市25家輸歐木制品出口企業調研發現,盡管距該法規實施還有近8個月時間,但25家企業反饋歐盟客戶已提前要求提供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莆田檢驗檢疫工作人員介紹,當前木制品企業破解該法規壁壘的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向經過FSC森林供應認證的林場采購原料;二是申請通過FSC產銷監管鏈認證。
據悉,在福建的木制品原料供給企業中,已有漳平五一國有林場、將樂金森林業、順昌縣國有林場、建甌福人等10多家國有林場、采育場和民營林業企業通過了FSC森林供應認證,認證面積達10多萬公頃(150多萬畝),約占全省商品用材林面積的1/3。在受調研的木制品出口企業中,目前尚未有企業持有FSC產銷監管鏈認證證書。
我市某家木制品出口企業負責人反映,由于國內的森林認證工作剛剛起步,企業要想破解壁壘還存在三方面的困難:一是原材料運輸成本將增加。通過FSC森林供應認證的本地林場較少,國外客戶提出要求后,異地購買原材料的成本將大大增加。二是認證費用將增加。企業想要通過FSC認證約需認證費用1萬元,而實施FSC森林認證之后,企業必須出資為其原料購買地的森林經營單位支付認證費用。三是進口原料成本將增加。經過認證的進口木材成本比普通進口木材高出10%左右。
歐盟是莆田市木制品出口的主要市場。據莆田檢驗檢疫局統計,今年前7個月,該局共檢驗出口歐盟木制品311批、480.26萬美元。為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有效規避貿易壁壘,我市檢驗檢疫部門建議,輸歐木制品企業應積極做好應對準備,在向國外客戶提供完整有效的認證資料的同時,還應采取多元化市場戰略,開拓他國市場,以免出口歐盟受阻。(時報記者 林錦堂 通訊員 陳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