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號臺風“納沙”、10號臺風“海棠”一道“共舞”,逼近我省沿海,莆田邊檢站在臺風來臨前緊急轉移4艘外輪。
“所有在港外輪已停止載貨,安全停泊在外錨地海面避風。”7月29日中午12時,莆田邊防檢查站執勤業務二科官兵引導下,裝載5萬多噸原煤的新加坡籍“萊弗士”號,在秀嶼港未卸完所載貨物,緊急駛往福建省莆田市港口外錨地避風。當天上午9時,裝載6萬多噸大豆的香港籍“柏樹”號,也已平安抵達外錨地。
在碼頭現場指揮轉移的該站執勤業務二科蔡文彬教導員說,外錨地是在距離碼頭數十海里的開闊海面上,作為供外輪安全停泊、避風特定水域,水深適當,且有足夠的停泊位置,確保了外輪萬無一失。“‘柏樹’號和‘萊弗士’號,共載有20名中國籍、24名外國籍船員,我們正嚴陣以待,確保‘人船貨’萬無一失。”蔡文彬說。
當天凌晨3時,邊檢官兵堅守港區,在口岸構建全天候“馬上就辦”服務體系,引導載有17名船員的香港籍“豐澤園”集裝箱輪,從泉州灣錨地,安全駛達莆田市興化灣外錨地避險。已經48小時堅守莆田市東吳港區的執勤業務一科教導員劉德政說,28日晚擬入境湄洲島南部水域的香港籍“金朗”號貨輪,已在他們的防臺指引下,運載20名船員在外海避風,等待臺風過后入境。
外輪多在海上停滯1個小時,就要多付上千美元。為減小外輪船方損失,莆田邊檢站在外錨地的海面上設立“海飄窗口”服務,待臺風減弱后,由邊檢官兵監護其再次進港卸貨,實現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口岸“零等待”作業。同時,莆田邊檢站啟動防臺風預案,在秀嶼碼頭、LNG十萬噸專用碼頭等11個分散對外開放泊位,緊急開通24小時出入境檢查應急驗放,確保外輪快速通關驗放。 (吳志 鄭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