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在我市莆頭港,隨著75米長的第12根發電機葉片從中國香港籍多用途船“大安”輪上緩緩卸載,標志著莆田邊檢站圓滿完成從丹麥啟運的四套大型風電機組設備的入境邊防檢查任務。
此次“大安”輪單船承運4套海上風電機組設備屬全球首次,甲板及船艙內均滿載貨物,且鑒于發電機葉片特殊的長度,裝卸工作極度復雜,需要大批技術人員進場協助。莆田邊檢站迅速啟動重大勤務應急預案,通過海事衛星系統和AIS船舶航跡系統實時跟蹤運輸船動態,提前24小時利用網上報檢系統對該船舶實施預檢,并開通綠色通道,為技術人員辦理登輪證件,在船舶靠泊前2個小時派遣精干警力在碼頭一線開展清場,做到“即到即檢”,“即檢即卸”,最大限度地縮短手續辦理和查驗時間,大大節約了作業成本,為風力發電機組順利卸載創造良好條件。
據悉,這批由德國西門子公司制造的風電機組將被專用車輛運輸到平海灣海上風電二期項目所在地,之后將安裝在平海灣海域進行聯網發電。安裝完畢后的發電機旋翼區直徑超過150米,發電機塔身和發電機總重量達到1000多噸,發電機由3片旋翼推動,每片長75米,旋翼最高點離海面約200米,掃掠面積可達18000多平方米,超過3個足球場的大小,發電機的輸出功率為6兆瓦,可滿足數千戶家庭用電需求。
追憶海上絲綢古路,傳承悠久海洋文化。莆田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契機,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構建全國首個海上風電與海水養殖相結合的現代立體生態型“海洋牧場”:依托南日島及平海灣海域為載體,重點發展海洋養殖,依托風電產業,探索海上風電場與海洋牧場建設相結合的開發模式,建設全省規模最大的海洋牧場生態養殖基地。同時,依托豐富的海洋資源,延伸發展海洋食品加工業,培育海洋生物科技產業、海洋健康產業和濱海旅游業。風電新能源的大規模運用,正在為古老的海上絲綢之路,插上清潔的“翅膀”! (王斌斌 鄭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