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芬
前幾天,三周歲的兒子感冒咳嗽不舒服,在醫院掛水的時候,為了安撫他的小情緒,我索性拿了我的手機任由著他玩。如此三、四天后,病情是大有好轉了,可兒子卻變得很是喜歡手機了,不管什么時候,只要我一掏出手機,他便勢必和我搶,若犟著不給,他便哭鬧撒潑。
怎么辦?那么小的孩子,哪能由著他癡迷玩手機?可道理說不通,打又打不得,思來想去,感覺除了減少自己玩手機的時間,別無他法。我想著只要手機不出現在兒子眼前,他應該就不會那么鬧著要手機了。可是想到真要少玩手機或者干脆不玩手機,我又有點猶豫,現代都市生活,試問,誰還離得開手機?且看身邊很多人,走路的時候看手機,吃飯的時候看手機,躺在床上的時候看手機,很多時候一邊看電視還一邊玩手機……諸如以上種種境界,我自然也已修煉到八九不離十,可自己這樣也就算了,兒子還那么小,自然是萬分不可以。
這樣想著,剛好看到朋友圈里有人發了一條說說:想做個實驗,關機一天,看自己到底能不能控制住不看手機。有朋為伴,且平日本身與人電話來往也不多,我便心下一橫,果斷關了手機。沒想到初始一小時,心是如此癢癢,原本貼身安放的手機如今不在衣兜里,總讓我感覺少了什么,好像安全感還頓失,總覺得心里沒著沒落的,加上身邊的兒子時不時問我:“媽媽,你的手機呢?”我便生出一種想立即拿起手機的迫切來,但在面對兒子渴望的小眼神后,我終究還是選擇了忍。想著雖是閑暇時間也不能閑著啊,總得找點什么事安撫自己,安撫兒子,于是不由想起前不久給兒子買的一套童話書。記得買書的時候,我“雄心壯志”地說要每天給兒子講睡前故事,事實上我一直沒有做到,那么從現在開始。
從講故事牽扯開來,和孩子搭積木,還有答應孩子要親手做的美食,陸續都提到“日程”上來。當曾經對孩子的諾言一句句被兌現,我突然想到了自己,曾經想著要看的書,曾經想過要去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應該去做卻一直遲遲未付行動的事,原來只要靜下心來,原來只要放下手機,很多事便真的做了。很多時候,我們不是離不開手機,而是我們錯誤地認為只有手機能給我們無上的快樂和滿足,還有就是缺乏自制力,因為只有自制力才能完美成就行動力。
我們到底有多離不開手機?其實想通了答案不過如下:對于有自制力又有行動力的人而言,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而對于沒有自制力的人而言,便不過是閑心無處安放,便每一刻皆成蹉跎,因為沒有目標,沒有興趣愛好,或者興趣愛好斗不過手機產生的吸引力,所以當我們極力要撇清和手機的關系時,或許最應該做的是,先找回一點自己內心真實需要的東西吧。相信當我們心里不那么“空虛寂寞冷”的時候,手機也便僅僅是手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