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南山,蟬聲高唱。7月中旬,在一個知了聲聲叫著夏天的清晨,200多名兒童走進千年禪院廣化寺,做客三天,開啟了一次仁愛之旅——福智夏令營。
在這三天里,孩子們吃住在廣化寺,體驗寺院生活,誦讀國學經典,體味傳統文化,留下了一段難忘的童年記憶。記者用一組鏡頭記錄了孩子們快樂的學習生活。
●體驗寺院生活
在寺院里,孩子們過了三天有規律的學習生活。對孩子們來說,睡通鋪過集體生活還是第一次。
每天日程安排滿滿的。清晨5:00起床,洗漱、疊被;5:30至6:00,誦經;6:05,排班;6:15至40,早齋;6:40至50,排班;6:50至7:20,掃地;7:45,排班;8:00至10:40,學習;10:45,排班;10:50,午齋;11:30至1:40,午休;14:00至16:50,學習;17:05排班;17:15至45,晚飯;18:10排班;18:30至20:00,學習;21:30,休息。
孩子們剛走進寺院,感覺一切都是新鮮的。第一次住上寺院的通鋪,個個興奮不已,一聽記者來探營,馬上擺出“帥姿”。
孩子們在等待午餐。
吃飯有“飯規”,這是孩子們的新體驗。吃飯前要誦讀供養偈,讓孩子們記住每一份糧食都來之不易;吃飯時要端碗,飯菜不夠要打手勢,不能發出聲音;吃完后要收拾碗筷,按規定放好。
在齋堂,孩子們吃完飯,要按小組輪流洗碗。看架勢,大多數孩子洗碗還是相當“老道”,干過家務活的。
排班上課
●誦讀國學經典
誦讀國學經典是夏令營的重頭戲,有《論語》、《弟子規》、《三字經》、《孝經》解讀,《仁愛之歌》、《游子吟》手語歌曲教學,佛門禮儀講解等。
孩子們在上課。
據戒霖、藏宇法師介紹,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化寺三年前就開辦了國學班,每周六免費授課,周琳、林麗彬、劉麗芳、楊麗鶯、蔡芳芳、陳美霞等授課老師多為學校及培訓機構老師,教學經驗豐富。通過教授國學經典,古圣先賢教導,讓孩子明禮儀、守規矩、行孝道、知感恩,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孩子們收到一份特殊禮物,就是“快樂就這么簡單”漫畫書。睢他們開心樣。
●傳遞仁愛之心
義工在接待孩子們報到。
這次夏令營,活躍著一大批義工,有社會愛心人士、學員家長,還有十多位今年廣化寺青年福慧夏令營留下的學員,他們擔當輔導員、授課老師。
蔡愛清是我市一所學校老師,馮紅菊是廈門大學研究生,她們告訴記者,通過福慧營學習,受到了一次心靈洗禮,深感做慈善是仁愛之舉,是一種幸福、奉獻的人生。在福智夏令營活動中,她們用一顆寬容仁愛的心去帶孩子,引導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文明的行為舉止。
年齡最小的輔導員葉倩是準高一學生,她說這段當輔導員的經歷特別珍貴,從其他輔導員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他們的人生閱歷、處世經驗是自己所缺少的。
劉明望、何嘉豪、潘敏欣、章有為四位輔導員忙著制作夏令營視頻,他們是廣東一家公司的員工,受企業老板委派,來廣化寺當義工,學習“善知識”,已有一個多月。他們深有感觸地說,與孩子們相處,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從不理解孩子的各種行為到理解,學會了用一顆童心與孩子們交心,特別有趣。
孩子們在學“仁愛之歌”手語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