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大地自古地靈人杰,今日尤甚。在本土各行各業都有優秀人才,外出經商與發展的,更是人才輩出,比如中和醫療投資集團(廣東)的董事長蘇其林先生,就是眾多在外莆商之中的佼佼者之一。
蘇先生出生于莆田市秀嶼區海邊一個普通的家庭,良好的家教使他從小就懂事,勤奮讀書、認真做事、吃苦耐勞、勇于擔當和富而有仁。他大學畢業后告別父母外出闖天下,先在福建打工,后于1999年到廣東,和親戚朋友做起醫療健康行業。這一行業既是民生陽光的,又是水很深極富挑戰的。他沒有退卻而迎難而上,先從最基層的后勤與市場拓展做起。由于善于學習,掌握和形成獨有一套的經營模式,很快就被委任為醫院總經理。樹大分叉,人大獨立。蘇先生經過對健康行業和知己知彼的一番分析后,決定挑戰自己,獨自于2002年投資開設自己的門診部。
醫療門診部一開就五年,近兩千個日日夜夜,蘇先生一邊進一步熟悉醫療健康行業和積累資金,一邊等待廣東對醫療健康行業政策的進一步放開。美好的機會總是給予那些有準備的有心人。2007年,蘇先生當機立斷讓自己開辦的門診部升格為醫院。
腳踏實地、誠信經營、科學管理和穩步投資,讓蘇其林先生的醫療健康行業,如芝麻的花節節高,越做越大,短短幾年,便創建十來家醫院,為東莞為廣東乃至全國醫療健康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記者:蘇先生,您當年置于死地而后生,獨立創辦民營醫院,最主要的動力是什么?
蘇其林:醫療事業,健康行業是國家之命脈,而健康長壽則是國富民強之根本。作為醫療工作者、醫療行業建設者、醫療事業先行者,快速高處接軌于國際醫學前沿科技,踏實低處扎根于社會、服務民生,才能使一個醫療企業與時俱進,成為中國夢實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001年9月,我國開放醫療市場,鼓勵發展民營醫療機構,成為中國醫療改革的一個重要拐點。廣東,都是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超前省份,我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便將自己所開的門診部升格為醫院。
記者:憑您的闖勁與做大做強的理念,您創辦一家,就可能創辦兩家,發展到今年,就成了今天集團的規模。蘇先生,請您介紹一下您創辦的中和醫療投資集團的一些情況。
蘇其林:好。中和醫療投資集團是一家以實業投資、醫院管理、健康管理、生物醫藥研發、文化傳播等健康產業為主體的多元集團,現有下屬醫院和醫療機構20余家(如東莞港灣醫院、東莞烏沙醫院、中山南華醫院、山東東方醫院、東莞曙光醫院、深圳龍濟醫院、陽江安琪兒婦產醫院、黃江南國醫院、江門瑪麗婦科醫院、深圳華愛婦科醫院、東莞虎門萬福醫院、塘廈同仁婦產醫院、大嶺山同仁婦產醫院、順德東方女子醫院hellip;hellip;)。中和集團總部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資產規模達數十億元,現有員工5600余名,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者500多人,涵蓋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副教授、教授、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津貼、市級醫學會副主任委員以上職務各類專業人才,目前專業管理隊伍200余人。大專以上學歷占85%。中和集團以東莞為中心,大部分集中在珠江三角地區,向全國各地輻射。中和集團導入國際醫院先進管理模式,結合自身的經營實踐,形成了具有國際水準、中國特色的醫院經營模式。
記者:“中和”兩字成為您創辦的集團名稱,其含義肯定特別和富有。
蘇其林:“中和”兩字取義于“中庸以傳承醫德、正直而銳意進取、仁愛以服務社會、和諧則天下安康”。“質量就是生命”是中和集團始終堅持的原則,“讓天下人健康幸福”是中和集團的夢想。如此,中和集團秉承“發展決定一切,勇于擔當社會責任”的價值取向,以不斷創新的精神,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深化管理機制,積極進行跨區域資產整合,堅持市場化運作,壯大集團規模,打造百年品牌,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為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中國夢”竭盡全力!
記者:我們許多莆商創業艱難,但成功后積極回報社會,即富而有仁。蘇先生,您和中和集團這幾年肯定做了許多善舉,比如在廣東,比如在家鄉莆田。
蘇其林: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中和集團始終勿忘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先后為四川汶川、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捐款235.35萬元。成立廣東省遠大慈善基金會,申請中華慈善總會點定醫院,為社會扶貧捐款179.22萬元,為“三無”人員、艾滋病人、特困病人減免醫藥費近200萬元,莆田是海神媽祖的故鄉,我們莆田人都是媽祖的傳人。我們在外莆商,這些年不忘關注故鄉莆田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這幾年中和集團每年都為家鄉捐資公益事業,如為小學捐款十幾萬元,一幫一助學20對等。不完全統計,這幾年捐出大幾百萬元hellip;hellip;總之回報社會回報人民,中和集團會堅持下去。
記者:蘇先生,貴集團有沒有準備回莆田投資?
蘇其林:莆田老家如果有好的項目,中和集團就回去投資。
記者:中和集團起點不錯,過程穩步美好,目前和今后發展空間和后勁肯定錦上添花,蘇先生,最后請您談談中和集團的愿景。
蘇其林:在科學管理好集團目前下屬所有醫院的前提下,盡快創辦若干家綜合性三甲醫院,同時投資地產、旅游業、老年健康產業、礦業和文化傳媒等產業,努力把集團做大做強。而今邁步從頭越。中和集團現在處于最好的發展階段,集團所有員工一日不敢偷閑,會更有危機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會齊心協力,力爭再創輝煌! (邱南強 蔡新林 林洪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