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家園
鎮海街道地處莆田市區東部,壺公山北麓,木蘭溪北岸,東與新度鎮接壤,南與鳳凰山街道交界,西與龍橋街道隔街相望,北與拱辰街道相鄰,是荔城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02年設立荔城區后的同年8月成立鎮海街道,現轄文獻、長壽、英龍、鳳山、梅峰、鎮海、闊口7個居委會和新溪、步云、古山、埭里4個村委會,面積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萬人。
鎮海街道大力推進區域交通一體化、城鄉交通一體化進程,區域內形成了以勝利路、八二一大街、延壽路、荔園路“四縱”與東園路、梅園路、文獻路、迎賓路“四橫”的主干線路網架構。同時,結合片區改造打通了北大路、文獻路、鎮海路等“斷頭”、“無尾”路,完成勝利北路等路段改彎取直,建成岳公橋、闊口虹吊大橋,打通了城市交通的“咽喉”。
隨著荔城區“城區東拓”戰略的實施,配套建設完成玉湖公園、新汽車站、莆仙大劇院、博愛老人公寓、體育中心等項目。同時,轄區內教育資源豐富,現有莆田四中、擢英中學、中山中學、莆田市第一實驗小學、麟峰小學、梅峰小學、荔城區第三實驗小學、新溪小學、荔城區第二實驗幼兒園、荔城區第一幼兒園等10所優質學校。醫療資源完備,有市級莆田學院附屬醫院、解放軍第九五醫院,區中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城區基礎設施功能齊全。
鎮海街道是莆田這座歷史悠久的古老城市中重要組成部分,轄區內有壺蘭雄關古譙樓,有古建之花三清殿,有媽祖圣地文峰宮,此外,還有聞名的大字伯第城隍廟、王帝廟、縣巷等,有荔林環繞的延壽溪被譽為荔枝活化石的宋家香古荔、宋氏宗祠等。這里人杰地靈,英才輩出,有民族英雄陳文龍,有閩中文章始祖黃滔,有南宋名相陳俊卿,有鐵面御史林潤,還有中國女院士林蘭英hellip;hellip;
鎮海街道,美麗的新城,一處令人流連忘發的家園hellip;hellip;
翻天覆地十余載,宜居鎮海展新顏。2002年-2013年,是鎮海人為建設新城不懈奮斗的十一年,是鎮海街道經濟迅速騰飛、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十一年,是城市中心面貌日新月異、宜居城市日益美麗的十一年。十一年的歲月,十一年的歌,十一年來,鎮海人用他們的智慧、勤勞和不懈堅持譜寫了輝煌而壯麗的新篇章。
●大鵬展翅 經濟發展騰飛遠航
改革開放的新世紀大潮中,鎮海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牢牢把握項目重點,著力發展第三產業,實現了鎮海經濟的突飛猛進,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經濟綜合實力顯著提升:自2002年到2013年,財稅收入從0.44億元攀升至6.68億元,增長14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13年達26.4億元,是2002年6000萬元的44倍。
●日新月異 宜居城市展露新顏
一是項目建設、片區改造布格局。街道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堅持實行街道領導掛鉤項目責任制,相繼啟動了天九灣片區、勝利北路改造工程、鞋材市場項目,荔園路一期、二期項目闊口片區改造工程、護城河三期、四期片區改造、后塘片區、文獻東路片區等22個片區改造工程,拆遷總面積近130萬㎡。現在,鎮海街道更加明確了“融入海西經濟”的總體思路,規劃“三個四”的城市發展戰略,即以新汽車站、正榮時代廣場、三信金鼎廣場、正榮財富中心為核心的4個“商業區”;以體育中心周邊、文獻東路兩側、玉湖新城、綜合商務區為核心的4個高檔“住宅區”;以帝寶酒店、金茂酒店、車站商務酒店、喜來登酒店為核心的4個“酒店群”。二是三產發展,城市氣息愈加濃厚。第三產業突飛猛進,近年來,隨著莆田市交通樞紐中心遷移至鎮海闊口社區,這里的第三產業呈現出“磁吸效應”。沃爾瑪、永輝、新華都、麥德龍等國內外零售巨頭紛紛入駐,大潤發等超市紛至沓來。申通、圓通、順豐快遞等30多家國內知名民營物流企業,相繼落戶在新汽車站周邊。餐飲酒店不斷增多,“酒店群”逐步壯大。這些項目有效集聚了人氣、極大地帶動了第三產業發展,已穩固成為莆田市消費、娛樂中心。商貿繁榮、市場活躍,“百舸爭流”已然成為鎮海街道商貿經濟發展的新氣象。三是交通命脈、配套設施完善基礎。鎮海街道大力推進區域交通一體化、城鄉交通一體化進程,區域內形成了以勝利路、八二一大街、延壽路、荔園路“四縱”與東園路、梅園路、文獻路、迎賓路“四橫”的主干線路網架構。同時,結合片區改造打通了北大路、文獻路、鎮海路等“斷頭”、“無尾”路,完成勝利北路等路段改彎取直,建成岳公橋、闊口虹吊大橋,打通了城市交通的“咽喉”。同時,隨著荔城區“城區東拓”戰略的實施,城市化進程的加速,配套建設完成玉湖公園、新汽車站、莆仙大劇院、博愛老人公寓、體育中心等項目。同時,轄區內教育資源豐富,現有莆田四中、擢英中學、中山中學、莆田市第一實驗小學、麟峰小學、梅峰小學、荔城區第三實驗小學、新溪小學、荔城區第二實驗幼兒園、荔城區第一幼兒園等10所優質學校。醫療資源完備,有市級莆田學院附屬醫院、解放軍第九五醫院,區中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城區基礎設施功能齊全。四是生態文明,打造鎮海青山綠水。開展清水行動、衛生保潔、違章搭建的綜合整治,投入資金108.5萬元,完成水域清理39837㎡,清淤外運土方28325㎡,建立涉河村居長效管理機制,將河道水面保潔捆綁納入衛生保潔,確保河暢水清。大力治理城區煙塵、噪音污染,強化城區建筑管理,加快城市綠化、凈化、美化、亮化,積極創造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
●以人為本 人民生活日益幸福
鎮海街道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以提升服務水平為抓手,全面落實各項為民舉措,十一年來人民生活幸福指數不斷升高。一是便民為要,建設完善標準化便民服務中心。2009年,鎮海街道投入30余萬元建設福建省首個社區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的前身)。13年,再次投資8萬元對街道便民服務大廳進行全面整修,將民政、計生、村鎮規劃、新農合和新農保,以及黨員服務、勞動保障等服務事項,統一納入“中心”辦理,截止目前,鎮海街道辦已完成便民服務中心和9個村(居)便民代辦點的標準化建設。二是全面保障,著力加大對貧困群眾的傾斜力度。十余年來,社會保障水平及覆蓋面穩步提升, 2013年全年共計慰問貧困群眾25余萬元,發放低保金253萬元。 三是健全法規,切實加強殯葬工作。及時研究制訂出臺了街道殯葬改革工作實施意見和獎懲措施,加大了違規土葬查處力度。四是安全第一,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堅持以有毒有害藥物殘留、無證照非法生產經營為整治重點,以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小作坊、小食店、小攤點、學校食堂為監管重點,2013年全年街道共配合職能部門開展集中整治16次,取締流動攤販272家次、無照經營58家,抽查了148家餐館。
●安定穩定 和諧社會一方平安
鎮海街道持續加強綜合治理、牢抓安全生產,社會運行和諧穩定。逐年來,在街道干部、鎮海派出所干警及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健全,社會管理水平穩步提升,大調解機制作用凸顯,安全事故發生率逐步下降。2013年全年共立刑事案件1603起,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5.94%,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持續攀升。接待群眾來訪28批57人次,化解25批54人次,有力地化解了群眾矛盾糾紛,把信訪問題穩控化解在基層。當年12月獲市委、市政府在黨的十八大以來信訪工作集體嘉獎。組織開展安全生產“重點整治百日行動”活動,出動執法人員1516人次,檢查企業204家,沿街經營店鋪3325坎、發出指令書285份,指出整改意見949條。排查出863家“三合一”場所,其中沿街店鋪836家,三合一企業場所27家。27家“三合一”企業已整改到位。
●正風提效 務實清廉風清氣正
鎮海始終加強街道廉政建設,以務實、清廉為主題,不斷提高行政效能,促進街道風清氣正。2013年,街道重點加大黨風廉政建設:一是懲防并舉促廉政。組織街道領導班子成員、站、所、中心負責人、村居主干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二是 “三資”監管保農廉。持續監管集體“三資”運作,加強日常管理,有效保護現有村級資源,保證集體資產保值增值。2013年以來,共舉行了7宗店面租賃招投標,招投標公開、公平、公正,受到了村居的好評。三是創新機制強監管。根據各村居兩委成員日常開展工作的特點,有的放矢地挑選出11名責任心強、作風正派、工作認真的街道干部擔任駐村專職副書記,合理提出村居發展規劃建議。四是效能建設提效率。街道成立察訪核驗工作領導小組,深入開展“馬上就辦、辦就辦好”活動,認真查找和糾正單位存在的“庸、懶、散、混”和“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影響政府形象和工作效率等問題,努力達成正風氣、提能力、增效率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