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新年,許多人熱衷“支付寶集福”。但在莆田秀嶼港區,有五個小警娃在春節守歲,為出入境口岸經濟發展“集福”。
不滿2周歲的警娃黃家瑩,人生的二個大年三十都是在秀嶼港區度過。小瑩瑩的父親黃崇智,是莆田邊防檢查站執勤業務二科科長。除夕和正月初一,黃崇智主動要求留守值班,愛人一個人又沒法帶孩子回平海老家。一家人堅守在秀嶼港區,晝夜服務進出口岸的出入境船舶。
秀嶼港是交通部規劃的全國四大中轉港口之一,已與27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個港口實現通航,周邊密布著福建省唯一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中央糧庫、國家進口原木集散地等重大項目企業。“作為lsquo;國門第一哨rsquo;,邊檢部門不僅僅是國家開放口岸的管理者,也是優質通關環境的創造者。只有人等船,沒有船等人,我們lsquo;三班倒rsquo;連續監護和驗放外輪是常事。”執勤業務二科副科長劉吉明略顯疲憊的面容中,流露著滿足說道。一旁,3歲半的女兒劉佳琦看著爸爸說話,雖然不太懂含義,但她臉上露著笑意,略張的嘴內露出整齊牙齒。
警娃“搭臺”守歲,唱出港區發展“大戲”。從印度尼西亞賓圖尼港駛來的“閩鷺”輪,順利卸載6萬多噸液化天然氣,離港出境時因大霧受阻。檢查員王斌斌堅守在LNG專用碼頭,提供專門、主動、全面的一對一的“保姆式”服務,確保外輪快速進出港和港區安全。剛7個半月的女兒王妍汐,跟著媽媽專門從市區來探望爸爸,也只能匆匆在港區見上一面。王斌斌說,海邊的風比較大,氣溫比城區要低上好幾度,女兒來看他時,始終凍得小臉通紅,這一幕最讓他心疼。
1月31日是大年初四,莆田當地每年以除夕為“小年夜”,以正月初四為“大年夜”,初四亦稱“做大歲”的風俗全國獨有。當天凌晨,執勤業務二科檢查員翁文整了整有點皺了的迷彩服,穿上反光背心,檢查伸縮警棍、執法記錄儀等執勤裝備,搭乘警車巡邏周邊港區。為了最大限度地確保口岸安全,翁文和戰友們一天要巡邏上百公里。出發登車前,臉蛋紅嘟嘟的兒子翁豐澤躲在母親懷里,向爸爸招手揮別。滿臉灰塵的翁文說,這個春節雖然不能回家,但有孩子陪在身邊,就是苦些累些,他心里也覺得甜。
一家不圓萬家圓,深夜里,遠處村莊響起此起彼伏的爆竹聲。此時,剛值班完回到宿舍的檢查員鄭海峰,抱著6歲的女兒多多,把玩著一個紅彤彤的中國結。多多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看著天空的煙花,總愛一眨一眨的。鄭海峰哈著寒氣,指著多多小巧玲瓏的鼻子,笑著說:“春節期間,24小時服務外輪進出港,已經是我們的習慣!今年多了五個警娃陪著過年,就是我們最美好的lsquo;集福rsquo;。” (吳志 鄭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