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站黨委一心想著官兵,關鍵時刻,我和愛人更要鉚足干勁撲在工作上!”10月21日,莆田邊檢站隨軍家屬李君,順利通過莆田市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報名審核,欣喜地說道。這得益于這個站積極向地方政府協調,爭取到兩個“定向”招聘隨軍家屬的崗位指標。而更令人欣喜的是,該站黨委踐行“家文化”理念和由此帶來的強大凝聚力、感召力。
“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座溫馨家園,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閃亮旗幟。”近年來,該站黨委叫響“讓官兵感受家的幸福,為群眾提供家的服務”的行動口號,用“家文化”凝聚兵心士氣,帶領 部隊出色完成一系列重大任務,被莆田市政府授予“愛民固邊模范邊檢站”稱號,“家文化”黨建做法被中共福建省委辦公廳轉發。
自助取藥機、超聲波體重秤、智能化脂肪測量儀hellip;hellip;7月27日,該站健康管理中心正式投入運行,配備三十多種自助式的醫療器械,改變部隊傳統醫療的單一傷病救治功能,提高官兵自我健康維護能力。截止10月21日,該站解決官兵子女入學、住房、就醫等實際問題16個,增強了官兵“以站為家”的歸屬感。
“找準lsquo;穴位rsquo;,才能深入兵心!”這是該站以“家文化”理念創建服務型黨委伊始提出的首要要求,他們堅持用“家”的理念教育官兵、服務官兵,細枝末節察端倪、傾注真情解兵憂,投入全年總支出的30%的經費,先后為官兵建好智能點餐自助餐廳、警營說吧、黨委回音壁等“暖心工程”;運行常態化思想防控機制,推行每周4次常態活動、每月4項核心工作的 “4+4”大教育模式,實體化運行邊檢職業文化、思想教育防控、心理健康“三個工作室”,將黨建工作做實做活,確保把“家文化”吹進官兵心坎里。
正“家風”暖兵心。該站打造“陽光民主黨務”,推行站黨委、科隊黨支部委員雙向列席旁聽會議制度,分類分層制定出臺模范團隊建設標準,要求黨委成員最重的擔子帶頭挑、最難的任務親自上,用模范行動詮釋“家文化”的真諦。
“家文化”理念最忌浮在面上,沉不下去,扎不了根。對此,該站黨委正副書記親自掛鉤幫扶基礎相對簿弱的基層黨支部,帶著任務、圍繞中心,在偏遠港區執勤點建起集養殖、種植、娛樂于一體的“天天”農場,啟用福建省公安邊防部隊第一個營區智能聯動安防系統,為基層官兵解決15個經濟適用房購房指標,消除了踐行“家文化”理念的“最后一公里”。同時,該站緊盯基層黨建“末梢”,梳理了650個基本理論點、150個常見難題解答,制成小冊子下發人手一本,幫助基層支部成員提升素質、增添活力。
“家文化”逐漸匯集成一條愛的長河。河這頭,是站黨委堅持不懈為基層排憂解難的關愛之情;河那頭,是官兵心中涌動的感恩之情以及堅守國門的如火豪情。“家文化就是基層最好的lsquo;福利rsquo;!”這個站政治處主任李銘說,在“家文化”的環境中,該站各基層科隊逐漸形成了人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圍,基層黨支部自覺把上級黨委關懷轉化為強大動力,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官兵干事創業的熱情不斷高漲。
該站還把“家文化”與群眾對邊檢服務的期盼有機結合起來,在執法執勤過程中讓群眾感受到家人般的關愛。通過建立“單一窗口”服務平臺,應用“邊防網上辦事大廳”,推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務”、“一證式通行”等工作模式,實行24小時全天候報檢、預約、夜航和咨詢服務。同時,該站建立健全警企聯建定期例會制度,結合口岸出入境貨物多、官兵執勤時間長、工作量大的實際特點,設立“黨員先鋒崗”,建立“黨員突擊隊”,讓企業一起融入服務口岸發展的之中,培育共同發展理念,增強“口岸之家”認同感。
家和、家興、家安的“家”文化,在該站業務中心工作中發揮著巨大的凝聚力,他們研究出臺邊檢勤務機制改革實施意見、服務港城崛起等48項工作舉措,得到莆田市長翁玉耀的批示肯定。 (吳志 卓智偉 鄭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