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萬噸煤已經卸完了,你趕快回執勤點,一起吃餃子啦!”2月24日凌晨1點,東吳港區一號泊位,莆田邊防檢查站執勤業務一科教導員劉德政搭乘警車巡邏完周邊港區,朝剛結束監護巴拿馬籍“安福星”號外輪的檢查員方進喜大聲吆喝著。殊不知,春節堅守在崗位的方進喜,還是剛滿月的“新郎官”。
遠處村莊的上空,仍綻放此起彼伏的煙花。福建東吳港開港于宋代,距離媽祖故鄉湄洲島“一步之遙”,與臺灣鹿港相對,都是古代的著名港口,歷史上商貿盛行,海船聚泊城下。今年春節期間,作為千年古港的東吳港晝夜進出外輪,已卸載原煤二十多萬噸,負責出入境檢查的邊檢官兵時刻處于緊繃狀態。
“春節期間,24小時全天候服務外輪進出港,已經是我們的習慣!”方進喜哈著寒氣對筆者說,看著天空的煙花,他有些“想家”。別看方進喜是一名90后,但在這個邊檢站已工作二年,當天,這個港口就由方進喜和戰友帶著七名輔警堅守崗位。回到執勤點,教導員讓人給方進喜煮好的餃子,已經不冒熱氣,仍放在身后不遠的小桌上。
方進喜剛新婚滿一個月,但今年春節七天,就有五天在崗位上值班。“妻子家就在莆田市區,節前她帶著哽咽聲求我陪她過大年,可是,用自己的方式為共和國lsquo;守歲rsquo;,是邊檢官兵的責任。”方進喜笑瞇瞇地對筆者說:“我愛人說我lsquo;嫁rsquo;給了港口,她只能算lsquo;陪嫁rsquo;。但我想,她慢慢會理解的!”
目前,東吳港區泊位總投資22億多元,年設計吞吐量逾1000萬噸,為福建及江西、湖南、湖北和其他沿海地區快速增長的大宗散貨原材料需求提供服務。褲腳沾著不少泥土的方進喜坦言,在高速通關效率的背后,他和戰友們的壓力很大,吃午飯就像打仗,工作間歇有時才20分鐘,一天巡邏上百公里。“與以住相比,每艘進口船舶卸載可節省2個工作日,僅停滯費用就節省十多萬元。”方進喜略顯疲憊的面容中流露著滿足。
隨著譽為國內“最美鐵路”的向莆鐵路連接上東吳港,這里已成為我國東南沿海集儲存、中轉、混配加工為一體,兼營煤炭及其他散貨的大型現代化集散中心。對此,方進喜和戰友們提供專門、主動、全面的一對一的“保姆式”服務,推行“網上報檢”、“3G口岸智能管理系統”、海港“一證通”,并將辦理單艘船舶邊檢手續時間壓縮至20分鐘左右。“越到過年,就越是放心不下,我們必須做到萬無一失。”方進喜說。
6點05分,天剛放亮,“新郎官”整了整有點皺了的警服,穿上反光背心,檢查伸縮警棍、執法記錄儀等執勤裝備,又趕往碼頭上崗。方進喜說:“春節遠離新婚的妻子,在這里有些寂寞。但對我來說,守衛在lsquo;最美鐵路rsquo;出海口,我覺得很自豪。” (吳志 崇智 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