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棋養傷之余做些力所能及的農活
提起身邊好人陳元棋,有口皆碑。他舍己為人,善意厚道,見義勇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人事跡,令人敬重。他曾三次榮膺省、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的光榮稱號。2011年12月,由中央文明辦、中國文明網舉行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被入選“中國好人榜”。
陳元棋,1954年出生在秀嶼區東莊鎮石碼村一個農民家庭,靠的是父輩“與人為善,良心至上”的家訓,并以自己“道德為友,仁義為師”的信條,演繹著“善為至寶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的人生真諦,用心服務于他人,關愛他人,并從他人的笑容里收到滿足。
1979年,年輕的陳元棋外出往本省長汀縣打工,路見一位大伯丟失準備為生產隊購買化肥、農藥的現金800元,在路旁抱頭大哭,意欲輕生,元棋就把自己積蓄的準備結婚用的690元錢全給了大伯,因此婚期延至翌年年底,大伯感激萬分。
1986年5月2日,在莆田打工的河南籍二位青年,因吵架動用兇器,陳元棋上前勸解阻止,不料自己左食指與拇指骨骼間受刀傷。
1988年12月19日,二位騎自行車的外籍男、女青年,正在尋找工作時,路經石碼村湖下田坑渠堤路段,因路滑,連車帶人滾進水流湍急的水渠里,他奮不顧身跳進渠中先把兩人救起,后打撈自行車。他們說,沒找到工作,連吃飯的錢都沒有,元棋就把僅有的251元錢全給他們。
1996年4月和9月,他兩次與歹徒搏斗,身上及頭部多處被棒打刀傷,留下了終生殘廢,落下經常頭痛、昏厥、抽筋等病兆。
1997年8月7日,在東莊鎮塘邊境內,救起一位河南籍溺水中年男子,他為窒息的男子按壓施救,使之脫離生命危險,之后送東莊保健院治療,并為其付清醫藥費。而自己左腳內踝被渠底污泥中的石刀劃破了,鮮血直流滿褲筒,留下了傷痕。
1999年12月21日傍晚,同村村民陳元來一家干活未回,因草木灰自燃引起火災,這時在家熬藥的元棋看到火苗就喊妻子和孩子隨帶工具前往救火。在救火中,他頭發被燒焦,腳、手及部分身軀被燒傷,他堅持不下火線,帶領大家救火,直到烈火撲滅,在妻子攙扶下回家,后來住院6個星期才得以康復。災后,他倆夫妻幫助受災戶重建家園。
2005年2月4日,本村村民因相鄰的排水溝發生爭執,雙方各召集親戚持兇器準備械斗,又在家熬藥的元棋,聞訊后趕到現場,強撐欠安的身體,沖進激動的人群邊阻止,邊報警,避免一場惡性的械斗事件發生。多年間,每每村民發生糾紛,他就主動上門勸導說理。村民們說:“元棋是村里的一名編外調解員,協助調解了村里的煩心事。”
2008年11月2日凌晨,新秀路石碼路段發生了大卡車與運載石頭的手扶拖拉機碰撞的車禍,拖拉機司機被夾在石堆中,動彈不得,鮮血淋漓時,元棋又和妻子陳玉梅用手搬開石頭,救出司機,邊進行簡單包扎,邊撥打“120”,接著,他又叫鄰居合力救出被困在大卡車上的二名重傷員。當救護車來時,他隨車護送傷員到莆田醫院搶救,并代辦住院手續,直到傷員家人到來才悄然離開。
2008年12月的一天,曾與妻子一起打工的河南籍打工妹,因丈夫殘疾等具體困難,人際生疏,借錢無處伸手,特來上門求助,元棋夫婦伸出友誼的手,給予800元現金緩解困難之急。
陳玉梅是陳元棋的賢內助,多年來,不但為他人排憂解難,而且支持因公致殘的丈夫的善舉,主動擔當起建設家庭的重擔,由于丈夫身體多處受傷,經常復發,不得不離開莆田市福利機磚廠的保衛崗位,單靠玉梅每天打工維持家庭經濟開支。上、下班之余,她還料理家務和照顧年邁的婆婆,深受干部和群眾的贊譽,于2009年被評為“莆田市三八紅旗手”。
善為家寶代代傳,2009年陳元棋的兒子陳曉暉被評為莆田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予以表彰他在深水亂石中救起危急掙扎的落水少年,但他的鼻子卻被落水者踢歪了的感人事跡。
每年陳元棋應邀參加省、市政府舉行的“見義勇為先進分子”表彰大會,接受領導的獎勵并發言。
身邊的好人陳元棋幾十年如一日,與全國人民一道,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國夢合力向前,一輩子做中國好人。 (黃玉坤 鄭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