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1年,一場臺風“南瑪都”強降雨來襲,城區下磨溪水漫沿岸,讓下磨溪的防洪排澇問題充分暴露。為了高起點、高標準綜合整治下磨溪,今年兩會期間,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提出要切實把下磨溪綜合整治成樣板工程的提案,被列為2012年市政協重點提案。欣喜的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磨溪整治,并出臺整治方案,部分溪段已開始施工,整治初現成果。
莆田打造下磨溪水景生態走廊
青少年宮入口美景
下磨溪在這里分流,一條流經天九灣廣場,一條流經天九灣市場
單面街河道沿岸綠化美景
下磨溪是莆田主城區的主要內河之一,發源于城廂區天子山,全長7.7公里,流域集雨面積7.83平方公里,上游河床較陡,擔負著重要的城市排洪防澇功能。
●背景
曾經的下磨溪水清澈,是天然的游泳池。然而,隨著城市的發展,流域河道淤積、護岸損壞、污水流入、違章搭蓋等問題,讓下磨溪不堪重負。2011年“9·1暴雨”,下磨溪城區段成了受災嚴重的河段。
市政協人口資源委的提案建議,要把下磨溪打造成一條集人居、景觀、生態、文化、休閑、健身為一體的城市綠色“飄帶”,優化城市開放空間。在綜合整治下磨溪時,規劃、建設、水利、交通、旅游、文化、體育等相關部門,以及當地政府,要抽調專業技術人員,對下磨溪流域進行規劃論證,分門別類實施安居工程、水利工程、環保工程、文化工程、景觀工程,讓下磨溪河暢、水清、岸固、景美。
●建言
清淤、清障、分洪、截污、蓄水,一樣都不能少
下磨溪河道全線清淤疏浚,要定期進行,對路橋涵洞,尤其是拓寬經舊汽車站勝利路、天九灣涵洞;強制拆除擠占河道、違章搭蓋,擴大過水斷面;拓寬天九灣市場西側下磨溪與北渠的連通溝,打通下磨溪與木蘭溪連接瓶頸,使下磨溪的洪水可以順利通過北渠,分流進入舊木蘭溪,形成下磨溪排洪泄洪的便捷通道;實施截污工程,完善下磨溪流域截污管網系統,嚴格實施污水排放許可制度,實現企業、城市生活污水進管網。
全流域設置階梯式蓄水低壩,蓄水養水,形成小型瀑布,增加親水景觀。同時,要加強東圳水庫鳳凰山段干渠的管理、維護,確保發揮干渠防洪排澇及其對下磨溪引水沖污、引水補水的作用。
結合舊城片區改造,建設綠色、生態、文化、休閑長廊
適時對不符合防洪排澇規劃設計標準的河段進行拓寬改造,同時參照南北洋河道管理規定,劃定兩側河道管理范圍。下磨溪流域兩側有關片區改造步伐要加快,結合龍德井、青少年宮、新光影劇院及南門單面街片區改造,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富有地域特色、水鄉風韻的民居建筑。
結合舊城改造,下磨溪兩岸統一加固岸堤,設置欄桿,綠化花木。連片規劃下磨溪兩岸休閑步道、健身場所、特色美食、文化公園、綠色廣場,打造休閑親水空間,使下磨溪成為莆田對外展示歷史文化、人文景觀和城市建設的窗口。
完善水系整治銜接,構建城市防洪排澇、生態休閑的綠網水系
下磨溪綜合整治,要與木蘭溪兩岸整體開發建設中的內河整治及南北洋內河水系整治結合起來,加快推進城區地下污水管網雨污分流,聯管并網。完善污水管網與污水處理廠的銜接,大幅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和質量。
要以下磨溪綜合整治為樣板,加快推進木蘭溪三期荔涵段及企溪、洋埕河、東郊河等城市內河的綜合整治,使全市內河形成“點、線、面”有機聯系的防洪排澇、生態休閑的綠網水系。
●回音
《切實把下磨溪綜合整治成樣板工程》重點提案得到水利、規劃等部門的高度重視,采納提案建議,啟動應急治理工程,著手擬定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將下磨溪建成主城區內集防洪排澇、綠化景觀、生態休閑為一體的水景生態走廊。
下磨溪河道應急整治工程啟動
今年2月份,我市啟動下磨溪治理應急工程,投資約250萬元對去年遭受水災重創、損毀嚴重的河道護岸進行修復,對城區3.5公里河道進行應急清淤、清障。記者從市水利局了解到,目前該工程基本完成,基本恢復河道現有排洪能力。
設計采用30年一遇防山洪標準
我市水利部門已著手擬定的下磨溪防洪排澇綜合治理工程方案,擬對下磨溪帝寶酒店以上共3.5公里進行綜合治理,而其下游在北洋水系整治工程中完成。
根據初步規劃,該項目擬設計采用30年一遇防山洪標準,并將結合生態、景觀進行綜合治理,計劃實施治河、清障、蓄洪、綠化、分洪五大工程:治河,對上游3.5公里河道進行清淤、拓寬、護岸,其中建福橋以下拓寬21米,天九灣橋至石室橋之間拓寬15米,石室橋至東圳水渠之間拓寬至10米;清障,對涉及阻洪的4座橋梁進行改擴建;蓄洪,規劃新建1座47萬方的小(2)型水庫;綠化,兩岸各控制10米綠化帶,結合城市慢行系統、綠道進行生態景觀建設;分洪,實施北洋整治時自帝寶酒店下游新開一條15米分洪河道排至闊口水閘。目前,天九灣連通河段除南方醫院、頂墩柳橋段涉及片區改造尚未拓寬,頂墩溝聯創廣場段正在建設外,其余河段均已按25~30米河寬清淤護岸。
打造休閑親水空間和城市陽臺
記者從市城鄉規劃局了解到,我市已開展下磨溪(城廂區段一期)改造工程,改造河段為東端至勝利路,西端至北磨東圳水渠,改造河段總長約2.9公里。初步擬定的改造方案分為3種,即按現狀河道中心線拓寬5米、按現狀河道中心線拓寬7.5米、單側拓寬至15米。城廂區已委托設計單位編制下磨溪(城廂區段一期)改造片區概念規劃,目前已完成初步成果。規劃通過區域人車綜合流量分析制定科學的交通布局,實現片區交通的便捷通暢,并依靠高品質空間及形象帶動高人氣,以高人氣帶動商業,休閑、娛樂及文化設施,打造集區域性購物中心、辦公中心、文化娛樂中心、休閑活動中心為一體的,吸引各類型人群而充滿活力的功能復合型城市中心區。通過下磨溪整治和舊城改造,將下磨溪兩岸打造成休閑親水空間和城市陽臺。
文獻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已通過專家論證,市城鄉規劃局下一步將繼續與水利等部門做好銜接,與全市的河網系統結合起來,統一規劃,統一改造。(時報記者 鄭育俊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