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5點,天還沒亮,荔城區新度鎮港利村的“豬倌”陳友明就早早地起床了,準備“伺候”他的400多頭可愛的豬仔:給豬喂食,清掃豬圈hellip;hellip;這樣的日子,在外行人看起來雖然辛苦而乏味,但陳友明已經堅持了近20年,而且樂在其中。
今年58歲的陳友明是一名退伍老兵,曾在部隊服役4年。1993年,陳友明開始飼養第一頭豬。陳友明養豬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在豬場旁邊種了一小片草藥,專治豬苗的各種常見病。此外,他還建立了經無害化處理的沉淀過濾池,整個豬場的糞便污水經過處理后,發酵產生的沼氣變成了清潔燃料,池水則成為蔬菜很好的有機肥料。
生活中總是充滿意外。前些年的一次車禍,讓健康的他突然變成了殘疾人。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一度讓他感到十分沮喪。最終,他仍憑借軍人特有的毅力堅持了下來。
荔城區殘聯的兩任理事長葉景樹、林志峰得知他的事跡后都十分感動,多次給他事業上的指導與幫助。2010年,友明農業綜合開發基地被確認為荔城區唯一一家扶貧開發基地,在資金等方面享受相關優惠政策。此外,友明農業綜合開發基地還擁有200多畝蔬菜種植基地,以及兩個加盟超市。
致富不忘回報社會。他把豬場生產的沼氣全部免費提供給左鄰右舍使用,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已為村民節省燃料開支20多萬元。他利用扶貧開發基地這個平臺積極為殘疾人創造就業機會,逢年過節還給村里的殘疾人贈送新鮮豬肉、蔬菜等慰問品。
接下來,他計劃承包兩個學校餐廳。如果順利承包的話,他的餐廳將免費提供米飯,并且保證每天供應一頭平價豬。 (劉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