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龍年的不斷臨近,市場上很多跟龍有關的商品尤受市民的喜歡。圖為市民林小姐在某賣場購買造型獨特的龍布偶。
新春的腳步日益臨近,市民的消費熱情持續高漲。前天,記者走訪了市區幾大市場,切身感受到春節前市場的興旺。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團購、網購的人數明顯增加。記者提醒廣大市民:購買年貨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要看清所購食品是否有QS標志及相關信息等。
采辦年貨應注意查看食品信息
春節將至,市民紛紛忙著采辦年貨。市民采辦年貨也應注意食品安全,盡量到大中型超市、食品商店等食品銷售點選購。保留購買票據,若出現質量問題方便溯源。
工作人員表示,現在是采辦年貨的高峰期,市民購買時要注意看產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QS標志等外包裝標識是否清楚、齊全;看外包裝是否整潔,有無破損,真空包裝食品要注意是否出現漏氣、脹袋等現象;再看包裝內食品是否出現渾濁,有無來源不明的異物。購買飲料時特別注意瓶裝飲料的瓶體是否異常,是否存在漏氣可能。在選購散裝食品時,由于散裝食品接觸的人群較多,還要特別注意食品的存儲條件和衛生狀況,購買的食品最好按照食品包裝標簽或根據食品特點妥善保存;生熟分開處理,防止生與熟、水產品、畜禽與植物性食品交叉污染;食物要徹底煮熟,特別是肉類和海產品更要燉熟煮透;外購的熟食及時食用,剩余熟食要冷藏,食用前再加熱處理。
市民應該妥善保留消費單據、發票等有關證據;一旦出現食物安全問題,應立即向轄區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舉報或投訴,以便及時調查、處理、溯源。
網購年貨別忽視交易安全
記者昨天采訪了解到,與傳統的超市、展銷年貨相比,網購年貨憑其經濟快捷優勢,備受年輕人青睞。與傳統購買方式相比,網購年貨在價格上更具優勢,各大購物網競相壓低價格,以網羅購買力。
記者登錄淘寶網等各大購物網站看到,網站紛紛推出年貨購銷專欄,并打出“一站購貨”、“年貨超低價、親情寄回家”等口號,各種年貨一應俱全。
網銀最大的敵人就是網絡安全,網銀操作基本上都是在電腦上完成的,一旦泄密賬號和密碼就有可能被轉走資金,造成個人的經濟損失。市民在網上交易時一定要做好防范工作,注意規避風險。使用USBKEY網銀的用戶,在每次完成網銀操作后,要盡快拔下。進行網銀交易的計算機要安裝正版殺毒軟件,同時確保各種主動防御和實時監控處于開啟狀態。不要登錄一些技術不完善的支付平臺。同時,定期更換密碼。 (時報記者 吳芹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