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即將到來,到處都彌漫著濃烈的圣誕節的氣氛。
再過不到十天就是圣誕節了,為找準先機,商家早已開始預熱消費市場,希望能把短短一天的圣誕節過成了長達一個月的“圣誕季”。記者走訪市場時發現,從12月初開始,一些和圣誕搭邊的行業如服裝、飾品等已出現了消費小高峰。
●商家看重圣誕商機
“雙11”購物狂潮過后,消費市場開始“過冷河”,雖然線上商家推出“雙12”等活動,但消費者還是冷靜了很多。然而,對于各大實體賣場來說,這種冷清也逐漸被打破。作為國慶后首個傳統意義上針對性較強的節日,圣誕節成為商家年末營銷的開端。
某大型超市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雙11”可以說是小小的預熱,不過真正的活動還是在網上,要說能營造消費氛圍的,還是圣誕節,因此從這個星期開始,他們已經搭建了圣誕專區,推出了很多圣誕飾品和圣誕禮盒裝供消費者選擇。
正在超市圣誕樹前拍照的陳小姐表示,不管是已經過去的“雙11”還是即將到來的“雙12”,線下的優惠力度都不及線上,圣誕節前的這一個月時間,商家如果趁勢搞一些營銷,應該能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記者在走訪我市多家商超發現,各大商場、超市等都在這段時期把目標集中瞄準圣誕節,希望借圣誕節為年末討個好彩頭。
●消費者“不惜重金”過圣誕
以往,在人們的觀念中,圣誕節是舶來品,不是我們自己的節日,我們不應該過。但近年來,隨著各行業的大力宣傳,圣誕節逐漸成為國人必不可少的節日,并且很多市民為過圣誕節“不惜重金”。
采訪中,市民孫小姐告訴記者,其實有些消費即便不是圣誕節也是必須的,只是圣誕節給了自己集中消費的一個理由。“最重要的是,這段時間確實都會有很多促銷打折活動,比平時買要便宜許多?!?br />
而且記者留意到,時至今日,圣誕節早已不再是年輕人獨有的消費節日。
陳媽媽表示,兒女都大了,她打算趁著圣誕節旅行社有促銷,到國外去游一游,也感受一下國外圣誕節的氣氛。
●圣誕為新年市場做鋪墊
其實,從12月初開始,很多商家就已經進入狀態,依靠各式各樣的活動來聚攏人氣。在圣誕節前后,一些與之相關的產品銷量會明顯提升。對于即將到來的這個節日,點燃年末的消費新高潮是毋庸置疑的。
業內人士認為,圣誕節是一個“雙贏”的節日,它在中國已經成為年輕人講浪漫、講情調的載體,對于商家而言自然也是不能錯過的商機。而在長時間的摸索過程中,商家們也逐漸意識到這個商機,并開始通過營造圣誕消費環境來留住自己的客戶群。
除此之外,商家們造勢的一個更重要原因還包括:由于圣誕節、元旦、春節離得比較近,盡早備戰的話,就能提前刺激市場、集聚客流,為元旦和春節市場“預熱”。(時報記者 吳芹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