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臺胞船長張翼鵬領到邊檢官兵送上的粽子。
6月2日是傳統的端午佳節,滿載30000多噸大豆的“巨旺”號輪,順利停泊在秀嶼港。來自臺灣基隆的臺胞船長張翼鵬和其他21名船員,在邊檢警官王斌斌引導下,迅速辦理船舶出入境手續,船上的大豆立即通過吊車卸載。
兩岸端午情,閩臺一家親。當天中午,張翼鵬帶著其他3名臺灣船員,借著端午節契機,一同趕赴湄洲島媽祖祖廟進香朝拜。臨行前,張翼鵬一再握著辦理登陸證的邊檢警官王斌斌的手,興奮不已說道:“兩岸的粽子,吃起來都是同一個味道,感覺像回到自己家一樣!兩岸一起攜起手來,日子不知道有多滋潤呢!”
上世紀50年代出生在臺灣基隆的張翼鵬,祖籍湖北。張翼鵬父親隨國民黨撤到臺灣,從小在臺灣把他帶大。張翼鵬服過兵役,退役后加入臺灣東森國際船舶股份有限公司。談到兩岸的變化,令張翼鵬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互惠互利。
秀嶼港位于臺灣海峽西岸,東距臺灣臺中港72海里,直航全程僅需4小時。以往“媽祖故里”出口貨物至臺灣,需轉道日本、韓國換取“離港證”再駛往臺灣,全程需要30-40個小時。2009年直航后,莆田與臺灣兩地貨物運送航線由一個大圈變成了一條短直線,大大節省航行費用,也減少了遭遇臺風等自然災害的危險。目前,來秀嶼臺輪停泊點的臺輪因航線路途短、用時少,基本上是當天來當天走,貨物量大的時候,甚至一天之內能往返兩趟。
“巨旺”號輪的船籍是巴拿馬,這類散裝船每天光租金就要1-3萬美元。負責通關驗放的莆田邊檢站在11個對外開放泊位,提供“出入境零等待”保障機制,推行“網上報檢”和24小時全天候“坐等服務”,臺輪離靠港隨到隨檢、臺輪進港后20分鐘內就能完成通關,幫臺商贏得了市場先機。張翼鵬說,這些大陸部門的實在舉措,大大縮短了他們船舶滯留運營費用,打造了兩岸貨運“黃金通道”。
張翼鵬說,讓他更放心的是,負責出入境邊防檢查的莆田邊檢站還在碼頭設立咨詢服務臺,辦“20分鐘法律服務圈”,免費引導臺胞辦理親屬關系、出生證明等各類服務,讓他更多地了解大陸的法律。
“臺輪從金門駛到秀嶼,不到3個小時,上午的水產品,中午就能擺上攤位了?!睆堃睐i表示,兩岸直航航程近、時間短,方便快捷,既能有效保障雙方貨物供應,又能節省成本,讓兩岸的群眾錢袋日益鼓起來。據莆田邊檢站統計,莆田口岸1-4月查驗出入境船舶138艘次,同比去年增長70%,特別是對臺建筑材料等逐年增多。 (時報記者 鄭育俊 通訊員 吳志 方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