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仙游縣首屆10名“最美村官”評選中,大濟鎮蒲山村黨支部書記、某古典工藝家具有限公司技術員黃加成榜上有名。這位今年46歲的“仙作”藝人帶領村民共同致富有方先后獲得了“全縣十佳村支書”、“十佳優秀縣人大代表”、“市優秀共產黨員”、“省第九屆黨代會代表”、“省級勞動模范”等一連串的榮譽。雖然榮譽等身,但他不忘自己作為村官的人生角色,始終懷有一種質樸的情懷和一顆滾燙的心腸——帶領村民共同做大“仙作”產業并多為村民辦實事。
1967年出生在蒲山村的黃加成,上世紀80年代高中畢業后步入社會就傳承村里的家具制作技藝,走南闖北從事木雕工藝加工,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自2000年起一直當任村支書。期主政的蒲山村當時是仙游縣出了名的貧困村,接手時村里負債70多萬元,共有4300多人的全村,2500多勞力大部至新世紀初還外流到城關做苦力乃至遠赴廣東、上海等地打工維持生計,過著背井離鄉的生活。
“作為村官,不會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那就如同混日子,絕對是一種莫大的恥辱呀!”黃加成說。為了發展蒲山村經濟,身懷古典家具制作技藝的黃加成,瞄準仙游2006年底獲評“中國古典家具之都”所蘊含的巨大商機,帶領幾位村民創辦了蒲山村第一家古典家具廠,并擔任董事長和技術員雙重職務。為推動公司健康發展,他發揮特長優勢,親自挑選二十多位具有古典家具加工基礎的人員并無私“傳幫帶”,確保了擁有過硬的古典家具生產加工技術力量,目前他帶出了100多位生產加工技術人員。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黃加成并不沾沾自喜于自家先富起來,而是以自己鏖戰仙作商海的魄力積極帶領村民共同致富。據悉,目前,他自己廠里的近百號木工,其中多數為本村人。此外,這位帶頭致富的村黨支部書記,7年來帶領全村人辦起80多家家具廠,樹立起了響當當的“蒲山制造”品牌,幾乎實現100%盈利,年產值突破2億元,全村農民人均年收入從2008年的5000多元達到現在的12000多元,比全鎮人均收入高出50個百分點。由此,近幾年來,因為古典家具產業的壯大和品牌形象的樹立,在家門口就能賺很多錢,外出打工的青年紛紛回鄉打工或辦廠。在黃加成的帶領和影響下,蒲峰村及周邊的大濟、山岑、坑北等全鎮10來個村共發展了200多家古典家具工廠,古典家具儼然成為大濟鎮的一大經濟支柱產業。
致富不忘回報社會,傾力構建民生工程。這是黃家成堅守的人生信條。為提升新農村品位、改善村民生活條件,在堅持引導村民嚴格按照新村建設規劃不占一分農保地建新房的基礎上,2008年黃加成帶頭捐資10萬元,帶動村里其他經濟能人共捐資100多萬元,鋪設3.8公里村主干道水泥路面,并在2009年又鋪設了1.6公里的村下支網水泥路面;2000年他捐資3萬元,又多渠道籌資10多萬元架設了村主街道和自然村道80盞路燈;他還組織村“兩委”干部和部分黨員挨家挨戶動員居民對接大濟自來水廠水源,對接總戶數760戶,全面解決全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hellip;hellip; (陳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