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批準的《莆田市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支持莆田市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福建省工商局于2012年12月31日出臺了《福建省工商局關于支持莆田市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若干意見》,從支持放寬市場準入、建設金融服務體系、轉型升級、商標戰略、廣告戰略、社會誠信體系建設、電子商務、食品安全監管、機構改革等方面提出了9條政策意見。該《意見》是省工商局迄今首次出臺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政策意見。
一、支持莆田實施“以港興市、產業強市”發展戰略,對在莆田工藝美術城、海西文化創意產業城、仙游工藝創意產業園、上塘珠寶城和工業集中園區內的企業,非高危行業可依據區、縣以上政府出具的有關文件,辦理有效期不超過一年的營業執照,經營范圍核定為“xx項目籌建,在未取得前置許可審批之前不得從事經營活動”。對在登記前必須經批準的項目,而未取得登記前置許可的,且又急需辦理營業執照的園區內非高危行業重點項目,可憑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批準文件,為其先核發不涉及前置許可項目經營范圍的營業執照。積極爭取國家工商總局的支持,授予仙游縣工商局外商投資企業登記管理權。
二、指導支持莆田市工商局開展動產抵押、股權出質登記,指導民間投資市場主體利用抵押、質押擔保進行融資;積極引導莆田企業利用專有技術、股權、商標專用權、債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權等非貨幣財產出資;指導支持莆田面向民間投資市場主體的金融服務體系和信用擔保體系建設,不斷改善民間投資市場主體的融資環境。支持莆田鮑魚、枇杷、文旦柚、荔枝、龍眼等特色農副產品經營戶以農村土地(灘涂)承包經營權、林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出資入股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三、鼓勵、支持莆田市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在不影響其他企業名稱權,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情況下,個體工商戶轉為個人獨資企業或合伙企業的,可以繼續使用原名稱、字號;轉型登記為有限公司的,可以沿用原名稱加“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
四、將莆田市列為福建省工商局實施商標戰略的重點聯系地區,支持開展商標戰略實施試點、示范工作。支持莆田鞋服、電子、食品、農產品、工藝美術、海洋養殖等特色、優勢產業的企業申報福建省著名商標和馳名商標,促進產業集群加快形成。
五、將莆田市列為福建省工商局實施廣告戰略的重點聯系地區,授予莆田市工商局依法對轄區內從事固定形式印刷品廣告登記和煙草廣告經營發布活動進行審批登記;鼓勵莆田市廣告企業通過參股、兼并、收購等方式進行資產重組,組建股份制廣告公司或廣告集團公司;支持莆田培育發展廣告產業園,促進莆田市廣告產業向集約化、專業化、市場化發展。
六、支持、指導莆田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體系建設,建立“政府領導、工商牽頭、部門參與”的企業信用與社會責任誠信體系工作機制;支持莆田開發設計信用信息征集服務平臺,制定信用信息征集工作制度和指標體系等,對信用信息進行征集和整合。支持、指導莆田市工商局加強部門間信用監管信息交換,推動市場信用信息整合共享。
七、支持莆田電子商務市場發展,鼓勵中小企業發展網絡經濟,支持傳統商品交易市場開辦網上交易市場,促進商品流通方式的轉型升級。支持莆田在全省工商系統一體化平臺框架內,探索開展網上確認等電子政務配套服務,探索建立網絡交易監管數據監控機制,進一步提高工商管理部門網絡監管能力。
八、支持莆田加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健全完善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合作機制,建立健全商品質量監測信息互通、商品質量案件移送和查辦制度;支持莆田建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中心,在業務經費和檢測設備上予以傾斜,實現食品快速檢測信息共享。指導推進創建“食品安全示范縣(區)”、“食品安全示范鄉(鎮)”、“食品安全示范村(居)”“三級聯管”的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模式。
九、支持莆田市工商局以新一輪機構改革為契機,綜合考慮市場主體數量、行政區劃、監管面積和經濟發展情況等因素,設置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工商局和秀嶼區東嶠工商所。 (德奮 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