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即將來臨,過冬至民間俗稱過小年。每逢冬至節(jié),人們總會那合家團圓,一起搓湯圓(丸子)。如今隨著生活腳步的加快,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里人已習慣去超市購買現成的湯圓,傳統(tǒng)的搓湯圓過冬至也漸漸的淡出人們的生活。但在我市廣大的鄉(xiāng)村還是有許多人喜歡自己動手搓湯圓過冬至。
冬至一般是在公歷12月21日——22日左右。今年冬至就是公歷12月22日(農歷十一月二十八日),冬至的前一天晚上俗稱“冬至夜”。依我市民間慣例,在這天晚上,家人點亮燈籠,把紅柑、板糖、生姜、紅筷子、“三春” (在紅紙上貼著兩個鮮艷的胖大娃娃,寓意福祿壽齊全)等和糯米做成的粉(俗稱“米祭”),一起放在干凈得到桌子上,一家男女老少圍坐桌旁,把不規(guī)則的米祭團置于兩掌之間,順時針輕輕搓動幾圈,搓成圓溜溜的湯圓(丸子)放在圓盤中,以示合家團團圓圓。
搓湯圓(丸子),不僅是冬至早上食用,還搓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俗話說,“金手臼,越過越富”。因為“冬至夜”是一年當中最長的夜,饞嘴的孩子在這天夜里盼著天亮吃湯圓(丸子),而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期待著冬至早晨的來臨,所以民間也有一句俗語叫“愛吃丸子,天捌光”(莆田方言)。 (翁春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