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王慶昌正在給學生們上課
南日島地處我市東南部,位于平海灣和興化灣交匯處。從石城碼頭過渡要花近一個小時才能登島,海島的自然條件艱苦,但基礎教育工作多年來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除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最重要的是有許多像王慶昌一樣的老師扎根海島,默默耕耘在這塊土地上。
今年39歲的王慶昌是城廂區華亭鎮人,南日中學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1996年被分配到南日中學任教,至今已在島上呆了15個春秋。王慶昌告訴記者,15年前的南日島生活環境比現在要差很多,那時候還是極為貧窮的海島,交通也非常不便,惡劣的天氣叫人受不了,秋冬風沙漫天飛舞,春季島上又是霧氣蒙蒙,洗好的衣服好幾天都曬不干?!爱敃r學校的條件也是相當的艱苦,3個人擠在一間透著霉氣的房間里,不足12平米的房間集辦公、住宿、廚房于一體,雖然生活條件不盡人意,但作為一名教師,教書育人才是我們的天職,條件再苦也要堅持著,只是心里經常感覺愧對父母”。王慶昌說。
“愛”源于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由于交通不便,周末回家一次需要花大半天的時間坐車、過輪渡,遇上臺風等惡劣天氣,停航好幾天是常有的事,為了不影響教學,在島上任教3年后的王慶昌干脆把妻子及未滿3個月的女兒接到身邊,把年邁多病的父母留給胞弟照顧,從此以校為家,全心全意撲在了教育事業上。南日中學校長陳亞努告訴記者,王慶昌老師在條件很是艱苦的情況下,依然滿懷熱情的投入工作中,無論是在當課任老師、班主任或是寄宿生管理員的工作,其都是認真工作,一絲不茍,在平時的教學上其對學生嚴格要求,但在生活中對學生卻是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經常放棄休息時間,下鄉進行家訪,還時常與學生談心,鼓勵和幫助一些消極懶散的學生重拾起學習的熱情、信心,在兼任學校寄宿生管理員工作時,其也是盡職盡責,做到每天晚上巡夜、查房,確保每位寄宿學生在校在宿,同時每天早晨組織學生進行晨練,使整個校園顯得和諧而不缺朝氣,受到許多學生家長的稱贊。一位九年級的張姓學生說,王老師在課堂上對大家要求非常嚴格,但課外對我們既像慈父又像朋友,在王老師面前我們會感到非常的放松?!耙驗閷W習比較緊張,王老師經常為我們熱飯,還經常借生活費給一些較困難的同學,現在我們遇上困難都喜歡去找王老師”。該學生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在南日中學教師隊伍中,和王慶昌一樣都是島外籍教師有近40人,占了全校教師人數的一半左右,他們為了偏遠地區的教育工作,甘愿奉獻青春。2003年分配至該校的教師陳陪堂與愛人余彬彬也同樣是島外籍的年輕教師,為了島上的教育事業,他們把剛滿2周歲的孩子交給在老家的父母照看,自己卻像“螺絲釘”一樣緊緊的扎在海島上。“社會在不斷進步,知識非常重要,正是有許多像王慶昌、陳培堂等這樣島外籍的教師lsquo;扎根rsquo;在島上,甘當海島學生求知的lsquo;園丁rsquo;”。該校辦公室副主任林德章說。
像王慶昌這樣為了偏遠地區的教育事業,而無怨無悔奉獻青春的老師還有很多,王慶昌只是我市許多偏遠地區教師的縮影,他們把青春無私奉獻給了偏遠鄉村的教育事業,其精神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 (時報記者 翁志鵬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