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楊春輝(右一)下鄉中與教師們談心
“只有更多優秀的教師留下來,讓海島的孩子有更好的教育,累點不算什么hellip;hellip;”。這是秀嶼區南日中心小學副校長楊春輝的口頭禪。今年44歲的楊春輝是南日鎮西高村人,1988年畢業后分配回島,在東岱小學任教,1996年調中心小學當總輔導員,1995年任西高小學校長,2007年至今在中心小學任副校長一職,分管全鎮10多個基層小學的教學工作,在抓好平時的教學管理的同時,還認真關心基層小學教師的生活情況,被大家稱為海島教師的“生活保姆”。
加上3個小島小學,南日中心小學轄有14所基層小學,每次下鄉檢查、聽課等工作時,楊春輝總是騎著那部老式的摩托車跑在海島的路上,無論寒冬酷暑風雨無阻。楊春輝告訴記者,因為海島的條件艱苦,自然環境惡劣,許多島外籍的教師,特別是年輕的教師剛分配上島時,剛開始總是無法適應,很大程度影響了工作熱情。“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除了加強和創新管理外,給教師在生活等細節方面提供好的環境 ,讓教師安心教書育人也顯得極為重要,只要能夠留住人心,大家的工作熱情提高了,自然教學質量也跟著上去了”。楊春輝說。據西高小學校長佘國鵬說,因為海島的生活寂寞枯燥,楊春輝總是從各方面關心教師的生活情況,教師的宿舍、伙食安排等其都掛在心上,無微不至的幫助讓大家很是感動。
1987年出生的陳小娟來自寧德市古田縣,這位80后的姑娘從2010年畢業分配到西高小學任教,因為是從外地到島上教書,楊春輝對其也是關心備至。提起楊春輝,陳小娟的感動之情難以言表,她說,因為自己從小在山區長大,當初得知被分配到海島的消息后,心里曾暗暗高興,印象中的海島是沙灘、陽光、大海等美麗的景色,就像“桃花島”一樣的漂亮,但上島沒多久,就感到現實與自己所想的差太多了,海風吹在臉上就如刀打在臉上,進出島要過輪渡,這些都可以克服,但要是遇上臺風的天氣,十級以上的風力刮得呼呼響,令人心生恐懼,“從小在老家山區長大,還沒有真正意義上lsquo;見識rsquo;臺風的威力,當時心里真的特別害怕,一個人躲在宿舍里,大氣都不敢出。楊副校長得知情況后,當即安排其他女同事與我作伴,并派本地的男教師前來護校,讓我心里感到不孤獨,因為自己家人都在老家,每當端午、中秋等過節的時候,楊副校長與愛人總是會邀請我上他們家一起吃飯過節,讓遠離家鄉的我心里暖暖的,現在已經習慣了島上的生活,也深深愛上這里”。陳小娟笑著說道。
據了解,從南日本島去小島小學下鄉,要花近一個小時搭輪渡過海,而且每天只有一趟輪渡,遇上天氣欠佳時,停航三、五天是常有的事,每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楊春輝總是把隨身帶去的材料拿出,一邊等待天晴,一邊繼續工作。“關心教師的生活是我們應該做的,教師們為海島的教育事業都做了很大的貢獻,我們更要想方設法提高他們的生活幸福感,近年來,黨和政府各級各部門對教育工作都十分重視,特別是加大對海島等偏遠地區教育的投入力度,讓海島教師生活環境得到不斷的改善,教學質量也得到了進一步地提高”。楊春輝說。 (時報記者 翁志鵬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