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把自己交付給他摯愛的事業后,抒寫他的精彩故事,這就是奉獻。他以執著的信念創辦企業,以磊落坦蕩的誠信和銳意進取的精神,成為瀟灑的弄潮兒;作為一名村干部,嘔心瀝血,殫精竭慮,不是用語言言表,而是要以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和一心為民的赤子情懷,才能展現新一代村官的熠熠風采。涵江區莊邊鎮山溪村村委會主任黃原水,雖然剛剛上任才幾個月,但他有報答桑梓情懷的豪情。
●八百元闖出千萬富翁的印記
1989年,黃原水高中畢業后,由于家境拮據,5個兄弟排行老大的他,不得不為養家糊口尋求謀生之路。他走進黃龍林場,承挑苦力活,當一名砍伐樹木的工人。沒有能步入大學的校門,是他一生的遺憾。但生性不向命運低頭的黃原水失學不失志,在勞碌的工作之余擠出時間讀書看報,刻苦學習為人處事的道理,不斷為自己充電生活知識。1990年,作為山溪村進步青年的黃原水,擔任村團支部書記。
要挖金,必須敢于吃螃蟹。1992年,黃原水口袋里裝著800元鈔票,跟著黃石的朋友,乘上改革開放的春風,試海弄水,擁抱經濟潮起潮涌的寬柔胸懷,出征遠行來到烏魯木齊市做起裝潢建設材料推銷業務員。那時黃原水的年齡才20出頭,也是山溪村第一個出去挖金吃螃蟹的人。初生牛犢不怕虎,在一個人疏地不熟的地方跑業務,不僅要腦子靈、腳跟勤、嘴巴甜、為人實,方能挖到真金。黃原水不敢松散自己奮斗毅力的意志,深知敢拼才能闖出路子,能拼方能搏贏的真理。經過兩年的勞碌奔跑,艱辛打滾的奮斗,黃原水終于博取第一桶金,掙到了9萬元。
嘗到第一桶金的甜頭后,就有做小老板的資本和勇氣。1994年,黃原水轉戰北京做起木頭和鋁合金的生意。由于有在烏魯木齊當過一線業務員的磨煉,做老板也就有了百事通的經驗。他在生意經營中不斷升華的聰明才智,坦誠、踏實的經營作風,迎來源源不斷的業務,生意越做越紅火,至1997年,就掙賺到30多萬元。
當年,他的一個在廣東港商玉雕廠當技術員的弟弟給他提供了一條信息:廣東玉雕市場方興未艾,玉雕行業前景看好。黃原水說:“當時,我動心了。弟弟是技術員,質量和技術有保障,行業前景看好,商機無限”。于是,他帶上多年辛勞積累的30多萬元資本,南下廣東,在廣東省四會創業揚帆遠航。他憑著在艱苦生活中磨煉的堅忍不拔的意志和實踐,誠信創業,在市場大潮中,劈風斬浪,闊步前進,使他的事業日益蒸上,財源廣進,如今已是千萬富翁。
●企業家桑梓情懷當村官
近年來,為增加農民收入,不斷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全國各地鄉鎮先后踐行了“企業家村官”的嘗試,鼓勵那些已經創業成功,再回到農村帶領村民致富進行新農村建設的創業型村官。莊邊鎮黨委、政府抓住今年村級換屆契機,結合山溪村革命老區村,也是省定的貧困村的特點,決定踐行“企業家村官”的嘗試。有了這個決定,該鎮黨政領導和熟悉山溪村情況的干部一起商討人選,黃原水一致進入干部們的視線。莊邊鎮黨委書記陳瑞發身先士卒,聯系黃原水商討意愿。本就有桑梓情深的黃原水,被陳瑞發書記的舉動所感動,應允了回家參選,回報桑梓。今年村級換屆期間,黃原水眾望所歸地高票當選了山溪村委會主任。黃原水當選村主任的消息很快傳到親朋好友的耳朵里,有的朋友說他不好好去精干老板,回家去湊熱鬧當什么干部。面對朋友的異議,黃原水只能微微一笑。他說:“家鄉是我的根。人不能忘了根本。把家鄉建設好,是我最大的愿望。先富起來的人,一定要自覺地帶后富,天下才能和諧安定。”黃原水當選村主任后,肩上立即有了重擔。因為肩上承載著1800多位山溪父老鄉親的殷殷期望,勵志著他在建設山溪村的征程中要辛勤耕耘著,奉獻著hellip;hellip;
真情摧發萬木青。作為山溪村的父母官,黃原水時刻在惦念著村里的民生事。或許,是由于自身對知識文化的渴望和深深的情緣,黃原水擔任村委會主任后,對山溪村教育事業的發展給予了特別的關注。今年秋季,山溪村因生源跟隨父母在外謀生的緣故,留守的孩子寥寥無幾,教育部門計劃撤銷該村小學。黃原水得知消息后,與相關部門交涉,爭取回給留守孩子求知就讀的晴空。接下來,黃原水和村支委黃慶陽、村委會副主任黃長城正在著力兩項民生迫切渴望的事要做:一項是山溪村由于地處深山中,交通極其不方便,雖有一條上世紀90年代開通往外界的路,路面僅有3.5米,由于山村客流量少,目前沒有固定的鄉村客運班次,村民出行只能搭乘摩托車奔波20多公里,直接影響了村民們生活生產,村民渴望有一條康莊大道,一直是這里幾代人的夢想。黃原水和村兩委班子商議修建一條6米的水泥路,計劃向上爭取一部分資金,一部分資金向本村籍在外經商的企業家籌集,決心在任期內讓幾代人渴望的一條康莊村道夢圓。另一項是開辦一個村醫療所。由于村里沒有醫療所,村民犯上感冒,搭乘摩托車到集鎮就醫,車費就要60元,一個小小的感冒就的花費百多元。為了解決村醫療所的問題,黃原水和黃慶陽、黃長城等村干部多方協調,爭取盡快在村里設立醫療所,方便村民看病就醫的方便。
●清清溪水情游子報春暉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清清溪水情,游子報春暉。山溪走出的黃原水,在外闖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世界,時刻不忘桑梓,積極參與家鄉的獎教助學及慈善公益事業。他作為莊邊商會副會長期間,他已累計捐出公益事業的資金達數十萬元。他說:“自己雖然不常在家里,也要為家鄉建設盡一份力量。”如今,他擔任山溪村主任,桑梓情懷,將抒寫他的精彩奉獻,山溪舊貌換新顏也指日可待!(時報記者 林錦堂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