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阿九(右一)向朋友介紹其收藏的奇石
在市區文獻路龍德井一條安靜的小巷里,有一幢不起眼的民宅內,藏著一個數量驚人的“奇石珍品館”,兩間60多平方米房間內,奇石珍玩整齊而有序地擺放著,讓人看了很是震撼。
該“館”的主人郭金榮,外號阿九,四十多歲,矮胖個頭,性格開朗大方,說起自已與石頭的緣分,興致極高。他說,他是從事金銀珠寶工藝的,經常出差在外,一次到柳州談生意,在一個朋友家中,看到朋友收集的奇石,在觀賞中漸漸地發現奇石獨特的魁力。朋友告訴他,奇石是歷經漫長歲月的淘洗形成純天然珍品,是上蒼鬼斧神工的“藝術杰作”,石頭無語而有靈,觀賞它需要有緣分,有悟性。
阿九在朋友所收藏的奇石中轉了一圈后,目光停留在一塊大化石上,發現這尊石頭在鮮明的紋理上顯現出一個行書的“九”字。在化石中形成文字的極為少見,再加上石頭上的字就是自已的名,令他怦然心動。但由于這塊石頭價位太高,朋友也不想賣出,只好作罷。“回到家以后,我對那塊lsquo;九rsquo;字紋理石頭始終念念不忘,在家人的鼓勵下,半年后,我再次來到朋友家里。見到那尊讓自已日思夜想的石頭,特別興奮,心想無論多高的價錢也要買到手,朋友看我真的很喜歡那塊石頭,最終以我們都所能接受的價位成交。”阿九說。
阿九說,這件事讓他對石頭的感情進一步加深。每一塊奇石都是經過上億年的時間孕育出來的,唯一性與獨特性決定了它的可貴,能碰到一個與自已名字有著天然聯系的石頭,更是一種奇緣。從此,他開始到全國各產石地旅游、賞石、收石,拜訪國內知名奇石玩家,足跡遍布大江南北。隨著對奇石文化的深入了解,阿九開始關注石文化和石文化市場。此后,只要有出外做生意,他都會攜帶著大批奇石回家。對于收集石頭的執著,有著近乎于瘋魔般的癡迷,從九十年代開始收藏奇石至今,阿九目前共收藏有各類奇石500多塊。他自已也說,這是一種“病態”。
據阿九介紹,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他已經有了屬于自已的一套買石心得。鑒賞奇石首先是眼觀,從形狀、紋理、色彩等視覺要素入手;其次是手撫,就是拿在手中把玩,對石質有進一步的了解和把握,然后升華意念。通過眼觀、手撫之后,心中萌發給奇石取名、對其評價的想法,這就是對奇石最原始、最真切的鑒賞。“奇石就是一件天然的藝術品,奇石上的紋理特別像一件立體的山水畫,閑時欣賞欣賞也是一種享受。”阿九笑著說道。 (李福生/文 翁志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