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被人比喻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辛勤的園丁”,秀嶼區東嶠鎮鐵爐村有一位癡迷養花的退休老教師陳元泉,放下教鞭的他一心撲在了種花、制作盆栽上,甘當一名整天與花為伴的“園丁”,他從小就愛上養花,至今不曾“變心”,把養花當做人生的一大樂趣。他所種的花不但品種多,而且還有一手養花的好本領。
近日,筆者慕名前往,剛踏進小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庭院里一派綠意盎然、姹紫嫣紅、生機勃勃的景象,吸引不少蜂蝶上下翻飛,其樂融融,儼然是個五彩繽紛的小花園。置身其中,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俗話說,每個人都有一愛好,不是喜歡釣魚,就是喜歡養花。但陳元泉老人愛好養花,還被村里人戲稱為“花神”。他為了得到所要的花品種,爬山越嶺挖回花木,穿梭于許多花圃購回花苗。這些花草經過陳元泉苦心栽培下,蔥綠濃郁、長勢喜人,色彩瑰麗。花草布滿了整個院子,僅有一條狹小的石板路直通屋內,可謂滿園春色。如今,他栽種有500多種花木,如榕樹就有好幾種,有泰國榕、印度榕、花葉榕、紅榕等,花的品種不勝枚舉。
他幾乎每天都在庭院里呆了好幾個小時,栽花、澆水、施肥、松土、修枝、造型設計等,忙的不亦樂乎。他栽花時,多在老伴的催促下就餐。要是一天不在庭院里弄花,渾身上下就沒勁。為此,他很少出遠門,因為放不下他那心愛的花木。
為了栽好花,陳元泉老人還訂閱《花木盆景》等專業的花卉書籍,鉆研栽培花木知識,精心養花護花。在長期摸索和實踐下,陳元泉養花技術嫻熟,成為養花的能手。每棵花木在他呵護下,生機勃勃,且造型獨特,有的如沉睡的臥龍,有的像漂浮的云朵,有的似鶴,形態迥異,吸引著養花愛好者前來欣賞、討教、取經。他毫不保留地把花木的栽培技術、繁殖方法、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技術知識傳授給花友們;還為花木掛上名字,讓他人認識花木的名稱。“養花能修身養性、陶冶身心,還能收集花卉民間治病資料,增長知識,也是以花會友的極好方式”,陳元泉老人說。
在陳元泉老人的帶動下,村里有十來位退休老人和一些農民加入養花護花的行列,一起分享養花的快樂。他經常把扦插培育的花木送給他人栽培,美化環境,陶冶情操。陳元泉老人還時常樂意與“花友”們聚在一起敘“花事”,交流養花的心得體會。
陳元泉老人不但養花技術好,還能制作造型美觀的多種花盆。他先后用水泥澆灌和用瓷磚制成的一千多個形態各異的花盆,并在花盆外刻上栩栩如生的花草圖,令人稱奇。
談起種花經歷,他便滔滔不絕,神采飛揚。他還能娓娓道出幾百種花卉特性及科屬,與花友們共享“花福”。“種花辛苦,開花高興,收獲是樂趣,當看到花茁壯生長,開出鮮艷欲滴,賞心悅目的花朵時,心不由自主就會陶醉在其中。”陳元泉說著,自己生命不息,養花護花的情懷不會停止。
養花,是陳元泉老人癡迷不改的愛好,也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財富。 (陳峻山 陳永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