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民間建造房子時,常在自家滴水檐椽之正中,或在大門門楣之正上方,釘著一面鏡子,若是新房建成之后,又尚未過厝,那么,這家主人,就要用一面“篾篩”,掛于大門正上方。此俗,據民間所說,這樣做可以辟邪,能使今后住居平安。
那么,一面鏡子,為什么有這么大的“神力”呢?這里所說的“邪”,又是什么呢?簡單一句話,所謂邪,指的是“妖魔鬼怪”。按照我國的傳統說法,一些動、植物經多年“修煉”之后,會具有魔力,能變幻、會害人。這些妖魔鬼怪的形象,在《西游記》、《封神演義》、《聊齋志異》等書,都有極生動的形象描寫。但是,這些妖魔鬼怪,又為什么單怕一面鏡子呢?這是有其歷史原因的。六朝時的《洞冥記》有這么一段記載:“望蟾閣十二丈,上有金鏡,廣四尺。元封(唐·南詔)中,有祇國獻此鏡,照見魑魅,不獲隱形”。而早在六朝之前的晉朝葛洪,在其所寫的《抱樸子》中,也早有介紹:“萬物之老者,其精悉能記人形惑人。唯不能易鏡中真形,故道士入山,此明鏡擇九寸以上者背之,則邪魅不敢近,自見其形,必反卻走轉,鏡對之,視有踵者山神,無踵者老魅也。”所以,到了明代,李時珍就在《本草綱目》中,進一步說明:“鏡乃金水之精,內明外暗,古鏡如古劍,若神明,故能辟邪忤惡。凡人家直懸大鏡,可辟邪魅”。因此,莆仙民間“貼鏡”,是有它的歷史原因的。至今猶然。再說,跟鏡同俗的,還有一種“掛篩”。篩即篾篩,莆仙民間用竹篾編造而成的用于篩選東西用的一種生活工具。圓形,徑約五十公分左右,周框高約三至四公分,篩底呈網狀帶目。那么,像這種民間實用的生活工具,又為什么會起到鎮邪的作用呢?原來這種“篾篩”跟“網”有關。如我們經常說的“天羅地網”,其中“羅”,是一種用來捕鳥用的工具,因這種工具常布置于樹木高空之中,所以有“天羅”之稱。“網”是用來捕捉地上野獸與水中之魚的一種工具,常布在地表與水中,故稱為“地網”。后人又把這一成語引申為“制裁”,謂“天道如網,作惡者逃不出天的懲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方面,上述諸書《西游記》、《封神演義》、《聊齋志異》中也都有詳盡的描寫。而網有“網目”,篩有“篩目”,所以莆仙民間,便以“篩”代“網”,演為習俗,流傳至今。 (楊祖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