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尾明山宮,位于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郊尾村,始建于清代。原址在本境獅髻頭山腳,距最近村莊有兩華里之遠,當時,由于林密人稀,宮址所在之處,常有野獸出沒。香客不敢傾前奉香,致使宮殿落敗,香火稀疏。
為了發揚媽祖行善積德、救苦救難的精神,滿足鄉里信眾朝敬進香的愿望,鄉人蔡九密、蔡霖舍地,并發動信眾捐資,于民國辛酉年(1921),將該宮遷建至下洋。
由于歷史原因,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宮內媽祖金身、祭具等物品均遭毀壞,所留宮房被改作村部,1980年有賴民族宗教信仰得以恢復,鄉人蔡文洪、蔡世春、謝元表、方美初等發愿重修明山宮,幾經努力,才使得宮殿得以告竣,媽祖金身得以重塑。1982年元月,該宮隆重舉行了媽祖金身開光典禮,并恢復了元宵、游龍等一系列民間傳統活動。至此,明山宮媽祖宮香火漸盛,四方朝拜信眾絡繹不絕。
上世紀八十年代所建的宮殿,由于是土木結構,且采光不佳,加之年久失修,致使該宮已成危房。2008年,在明山宮總社長蔡燕通、社長謝世宜、盧春金、蔡德輝,顧問謝俊杰、蔡新國、方美初、蔡世春等人的倡導下,發動村民和信眾捐資,才使一座結構完善、氣勢恢宏的宮殿于同年十月建成。新建的明山宮,廳前是根雕龍大柱和左右兩側的石雕壁畫。大廳由十根石柱支撐宮殿,石柱上刻有北京市知名書法家謝玉輝書寫的楹聯,為新建的宮殿增添了許多文化氣息,充分反映了媽祖“點庇黎民顯赫萬年,赫濯感應青垂千古”的精神內涵和媽祖信仰所承載的民眾愿望。 (方金添 蔡世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