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莆仙兩地,只要你稍為注意,就會發現一些民居,至今保留一種習俗,即在自家大門上方屋檐處,張掛一對“姓燈”,又在大門框兩旁張貼一對“姓聯”。這是一種極有文化內涵的現象。
姓燈,即是在紅燈上,寫上自家姓氏的燈。這種姓燈,古時已有,用竹篾為絲,編織而成,外糊一種透明燈紙,上寬下狹,全體成圓錐形。夜間,內點臘燭,白里透光,分外美觀。如今則改為紅色絲綢為料,瓜瓣形,內點電燈,更加好看。因為燈上標有姓氏,所以外人一看,便知這家人的姓氏了,在客觀上,起到廣告的作用。除姓燈之后,還有一種以姓為廣告的,那就是“姓聯”。莆仙兩地的姓聯,分“楣聯”與“旁聯”兩種。“楣聯”就是張貼在大門上方橫木上的聯,單一。傳統內容為“times;times;衍脈”,“times;times;流芳”。“衍”指蔓衍,展延之意;“脈”意為家族像血管一樣連貫而成為系統。“流芳”,指家族聲譽流傳后世。打“times;”處,寫上自家的所屬郡望。如林姓稱“西河”,江姓稱“濟陽”,李姓稱“隴西”,周姓稱“汝南”,吳姓稱“延陵”,王姓稱“太原”,楊姓稱“弘農”,許姓稱“高陽”,張姓稱“清河”,何姓稱“廬江”,謝姓稱“陳留”,蘇姓稱“武功”,方姓稱“河南”,唐姓稱“晉陽”,黃姓稱“江夏”等等。這種“楣聯”古時已有。《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五年》:“楊貴妃方有寵hellip;hellip;民間歌之曰:lsquo;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門楣rsquo;”。胡三省注云:“言楊家因生女而宗門崇顯也。”說明,古時貼門楣的作用,是用來顯示門第之高貴。
“旁聯”,即張貼在大門左右手豎木上的聯,又稱對聯。上聯標出本姓的遠祖始祖所屬郡望,下聯寫出本姓現在遷移后的住居地名。如楊姓:上聯為“弘農家聲大”,“弘農”為楊姓始祖郡望名稱,下聯寫“times;times;世澤長”。“打times;”為現在住居地名稱。有的不用遠始祖郡望名,而用入閩或入莆始祖原住居的名,或在莆的本姓名人原住居地的名,如“夾漈家聲大”,“夾漈”為鄭樵的住居地,標明本姓開自鄭樵。他如陳姓為“穎水家聲大”或“白胡家聲大”,劉姓為“彭城家聲大”、曾姓為“天水家聲大”,呂姓為“河東家聲大”,孫姓為“樂安家聲大”,沈姓為“吳興家聲大”,謝姓為“陳留家聲大”,唐姓為“晉陽家聲大”,范姓為“高平家聲大”等等。 (楊祖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