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宋初,仙游文化已相當發達。宋咸平五年(1002),仙游文廟應運而建,成為士子朝覲、百姓景仰的圣殿。伴隨著滄桑歷史,仙游文廟已逾千年,為福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仙游文廟歷經60多次修建,形成系列建筑群。其間雖遭損毀與“蠶食”,但如今主體部分猶存,總占地約10畝。大成殿莊嚴高大,周旁依偎與簇擁著崇勛祠、明倫堂、名宦祠、鄉賢祠、戟門、墨池等。現又建有藏經閣、文昌閣、綽楔門、泮池等與之呼應相彰,構成了一幅風格鮮明、規模宏大的古建筑景觀。仙游文廟是福建四大文廟之一。
仙游文廟古樸精工、藝術薈萃,凝聚著仙游人民無窮的智慧和創造力。大成殿脊頂塑置雙龍戲珠,活靈活現;兩端脊頭“燕尾”翹天,氣勢非凡。擎殿石柱縷雕攀龍,狀若騰云。殿中斗拱重重疊疊、形懸而實。天棚整體描龍繪鳳,華麗無比。典穹藻井狀呈八角,精美絕倫;御賜金龍高盤井頂,耀眼奪目。更有那孔子塑像立身臺上,儒雅莊重、威而不猛、栩栩如生,為滿殿建工藝術注入了不朽的靈魂。
仙游文廟所承載的傳統文化,長期熏陶著仙游這塊神奇的土地。其倫理道德中的精華至今仍滲透在仙游人民的生活中。特別是“崇文重教、好學上進”在仙游已蔚成千年風氣。在此文化背景下,仙游人才輩出,歷史上孕育過5位狀元、4伴宰相、11位尚書、28位侍郎、近700位進士。如今,仙游文化名士、科教新秀仍層出不窮,有多名學子進入國家兩院院士行列。仙游文廟是仙游純民風、興教育、出人才的發祥地,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仙游傳承光大的見證。
仙游文廟收藏了大量的歷史碑刻。其內容涉及面廣,特別是反映官清民安、御敵報國的碑刻比比皆是,是留傳百世而不可多得的思想教育材料。仙游文廟的寶貴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發掘與利用文廟資源,必將對發展文化教育、培育合格人才,敦睦地方風氣、構建和諧社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也必定對打造文化旅游產業,建設臨港工貿旅游城市,起到獨特而應有的作用。 (陳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