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朝天清鳴 庵靜攬景勝
——華亭鎮郊尾白鳳庵走筆
白鳳庵坐落于莆田南門外,國道324線123公里+300米處的右邊山麓中,交通尤為便捷,始建于清初。1620年位于郊尾北坪南山頂上,有一座寺廟,名曰:“白鳳庵”,早期的白鳳庵就是現任住持妙靜的祖先功德主謝霖先生建造,因過去是土木結構,由于歷史滄桑,寺廟日漸荒蕪,至光緒初年,幾成廢墟。
1965年6月,現任住持謝俊杰(法號妙靜)不忍古寺滄沒,不搞化緣,發動家族捐資重建白鳳庵。之后得到親朋好友及善男信女的大力支持,歷經數載,白鳳庵再立叢林。
上古時期,傳說天上九條金龍奉玉旨到人間視察民情,一日游至莆田南門外,見此方百姓面臨大旱,烈日炎炎,餓殍遍地,百姓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九金龍憐民眾疾苦,兄弟同心,化為九座山脈,(故名九龍山),龍首向天,龍尾向地,祈求上天保佑一方黎民,天帝感其德,在九條金龍的尾巴上分化九條溪流,因九龍尾相距較近,九溪流清澈見底,故后人稱之為郊溪(九溪流),郊尾(九龍尾),自此以后,郊溪、郊尾土地肥沃,人民生活安寧,可謂一片凈土。
觀望四周公路,汽車往來不斷,好似火龍穿梭,長里溪仙水門前繞過,九龍山脈,群峰疊翠,綠林環抱,風景秀麗,滿山桂元樹,四季常青,右邊天然奇觀,九龍山頂確似一只鳳朝天清鳴,此龍鳳相會之地,乃人間大吉之象,故取名白鳳庵。
白鳳庵坐北朝南,占地面積兩千多平方米,以現代規劃,內有果園、菜園、花園、奇花異草,綠樹成蔭,假山盆景,構成一道天然的風景屏障,宮殿玲瓏與綠樹相伴,與假山盆景相遙望,真正體現宗教與社會相適應的科學理念,具有江南四季如春的特色,真是氣象萬千,可謂人間仙境。
白鳳庵分為主殿、前殿,供奉太上老君、三一教主、天上圣母諸神,前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后殿供奉三清佛祖,十八尊者,還有報恩堂、大人府,佛道釋法,融為一體,互相滲透,故白鳳庵不斷發展,香火鼎盛。
現任住持妙靜不斷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大力研究道家和佛家經典,他的心愿該福澤萬家,愿佛前日夜不斷的指明燈,照亮千家萬戶和每一位善良人的心,讓世間每人和睦相處,平等對待,有一顆感恩回報的心,兄弟和睦、夫妻感情的火焰,應該不斷增添,國家昌盛,天下太平,民族團結,眾生安康,祝天下好心人一生平安! (方金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