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文化繁榮之聲,伴海西建設之韻,莆田僑鄉時報《民俗》專刊應運而生。
這是一檔“守望精神家園,傳承文化遺產”的欄目,也是一檔“承載感荷,回饋歷史”的欄目,更是一檔充分展示莆仙厚重文化底蘊的欄目。
在漫長的歲月里,莆仙先民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名邦歷史,給子孫后代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遺產。在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更有許多揚“文獻名邦,海濱鄒魯”之譽的人文傳奇,無數仁人義士以其高尚的情操,實現了人格的升華,提升了莆陽的歷史地位。他們的故事歷經千百年的傳頌,漸成了習俗,有的被奉為“神祗”,有的被化生成一種信仰。專刊的開辟,就是讓這些具有廣泛民間基礎的文化遺存,在新時期賦予新的內涵,以豐富人們文化生活。這一《民俗》專欄的開設不僅是對莆田歷史民俗文化的探尋,也是地方文明印記的重光,將有利于我們增強建設美好家園的信心。
《民俗》專刊愿為閩臺兩岸宗教、宗親交流提供服務;《民俗》專版愿為有心于探究民俗、宗教淵源的專家學者發表卓見提供平臺;《民俗》專刊將為擇機出版的《莆田民俗與宗教》大型畫冊進行實質性的鋪墊。《民俗》專刊開辟的“宗教攬勝”、“民俗趣聞”、“緣由與探說”等欄目,編排新穎,可讀性強。《民俗》專刊聘請眾多民俗專家、高僧大德擔任顧問,力求刊發的文章論點具有權威性,前瞻性。
魯迅說:“洞察世界之勢,權衡較量,放其神明、施之國中、翕合無間、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取合復古,別立新宗”。《民俗》亦然,愿在求新與固本中獲得大家的喜愛。
——編者
協辦:莆田市佛教協會 莆田市戚繼光文化研究會 莆田旅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