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孟
客山之巔矗神像,保佑民眾更安康。自5月8日仙游客山公園媽祖石雕像開光慶典以來,連日來每天都有上千信徒前往仙游城區西部的客山公園瞻仰面朝湄洲祖廟的媽祖石雕像,表達他們對媽祖的虔誠信仰。
筆者在現場看到,石雕像上呈現的媽祖手持如意,眺望著前方,儀態雍容高貴、神態安然慈祥,像身底座則用文字和圖像簡要記錄了媽祖的生平事跡及捐贈者的心聲,設計獨具匠心。市民和游客駐足于該巨型石雕基座前,神情十分投入地閱看、拜祭媽祖。
媽祖被沿海各地的漁民和航海者奉為海上保護之神,她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及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贊美。媽祖信仰文化,源遠流長,早已成為海峽兩岸最具影響力的民間信仰,以“和平、勇敢、關愛”為核心的媽祖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媽祖同一人,天下信眾共一家。”據介紹,媽姐文化在仙游縣的土地上發揚著,全縣有300多座媽祖廟和二三十萬的媽祖信眾。臺灣各媽祖宮廟與仙游縣各媽祖宮廟之間有著很深的淵源關系,如作為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首屆理事單位的仙霞媽祖宮和南門興賢廟,經臺北市松山慈祐宮確認,系200多年前,仙游商人赴臺經商,看到松山媽祖慈祐宮香火鼎盛,就從該宮引靈分支落戶仙游,先后成立仙霞宮、興賢廟,而今規模宏大、占地三畝多的仙霞媽祖廟,是近20年來陸續擴建修繕而成的。此后兩岸信眾締結了牢固的神緣,一直進行著媽祖文化的交流合作活動,特別是近年來,仙霞媽祖宮、南門興賢廟與臺北松山慈祐宮建立了緊密的聯系,多次組團互訪開展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活動,以增進兩岸同胞的了解,推動世界媽祖文化發展。
如今,這尊氣勢恢弘的媽祖石雕像高高矗立在位于仙游縣鯉城街道龍泉社區境內的客山公園九戰尾山頂,眺望著湄洲,成為該縣一處傳播媽祖文化的標志性新景觀。這尊媽祖石像的落成,既豐富了仙游縣的旅游文化資源,也為弘揚媽祖慈善、大愛精神文化添光加彩,相信“媽祖朝圣游”必將能吸引到更多海內外的游客慕名前往仙游客山公園。
據悉,有了這尊媽祖石雕像,正在提升改造中的客山公園將迅速成為仙游縣首個媽祖文化旅游公園,不但為公園增添了新的文化底蘊,還給仙游人民帶來了吉祥和幸福,更使媽祖精神進一步得到弘揚,媽祖大愛更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生活行為的準則,為構建和諧社會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