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白玉媽祖像 鄭育俊/攝
莆田湄洲島是海上和平女神媽祖林默的故鄉(xiāng),世界公認的媽祖信仰、媽祖文化的發(fā)祥地。島上的媽祖祖廟、始建于林默羽化時的公元987年,是世界上第一座祭祀媽祖的廟宇,是全球5000多座媽祖宮廟的祖廟。世界第一座媽祖分靈廟、始建于公元999年的被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莆田平海天后宮”、中國北方最早的兩座媽祖廟“蓬萊閣天后宮”(1122年)和“長島廟島顯應宮”(1122年)、臺灣最早的媽祖廟“澎湖娘媽廟”和臺灣本島最早的媽祖廟“安平開臺天后宮”(1668年)、“澳門媽閣”,以及另外六座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媽祖宮廟——泉州天后宮、煙臺天后行宮、寧波慶安天后宮、江蘇太倉瀏河天妃宮、天津市天妃宮(遺址)、永定縣西坡天后宮等等始建較早、影響較大的媽祖廟,皆由湄洲媽祖祖廟之直接分靈。祖廟的“媽祖祭祀”、山東的“孔子祭祀”和陜西的“黃帝祭祀”并稱為中國三大傳統(tǒng)祭典,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湄洲媽祖祖廟是祭祀規(guī)格最高的媽祖宮廟。祖廟歷經(jīng)多次重修和擴建,單祖廟的南中軸線廟宇群、全長就達323米,寬99米,是建設規(guī)模最龐大的媽祖廟。
泉州天后宮,坐落于泉州市區(qū)的南門天后路。始建于南宋慶元二年(1196),占地面積13畝,建筑面積5000多平方米,是祖廟分靈廟宇中建設年代較早、較大的媽祖宮廟之一。
媽祖文化是莆田的一張亮麗名片。媽祖信仰從莆田走向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是全人類的共同精神財富,每個存在媽祖信仰的城市、都可以結(jié)合當?shù)匚幕攸c來弘揚和宣傳,只要客觀基于事實,就無可厚非。但近期筆者發(fā)現(xiàn)一些對媽祖文化、媽祖宮廟地位等方面的不客觀陳述。這些言論稱“宋元時期媽祖故里莆田屬泉州管轄,媽祖信仰發(fā)祥時林默是泉州人”、“泉州天后宮是我國唯一一座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媽祖宮廟,也是全國祭祀規(guī)格最高,規(guī)模最大,年代最早,影響最為深遠的媽祖廟”等等,堪稱繆論。
史志記載:公元979年,朝廷在今天的莆田市域設“興化軍”,“興化軍”直屬兩浙西南路。公元983年,改隸福建路,和今天的泉州市、當時的“泉州府”在行政上是平級的,互不隸屬。公元979年開始,莆田成為“八閩”的組成部分,直到今天,和泉州行政平級已超千年,何來“宋元時期媽祖故里莆田屬泉州管轄”?媽祖信仰發(fā)源于公元987年的福建路興化軍湄洲島,又何來媽祖信仰發(fā)祥時林默是泉州人?而始建于公元1196年的泉州天后宮至少比“莆田平海天后宮”(999年)、“蓬萊閣天后宮”(1122年)、“長島廟島顯應宮”(1122年)都要晚建197年和74年,建筑規(guī)模5000平方米,不足祖廟南中軸線廟宇群三分之一,湄洲祖廟的祭祀大典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更是三大國祭之一,應該說“泉州天后宮是我國少數(shù)幾座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媽祖宮廟,也是全國祭祀規(guī)格較高,規(guī)模較大,年代較早,影響較為深遠的媽祖廟之一”。
媽祖信仰興盛的因素和發(fā)展傳播的緣由是個復雜、廣泛的課題,因素有很多,傳播點也有很多處,泉州是比較早接受莆田媽祖信仰的地方之一,是重要的傳播點。1122年宋徽宗皇帝對坐落于莆田涵江白塘的圣墩祖廟勅賜廟額“順濟”,這是媽祖受官方封神的開始,此時泉州的海神是“通遠王”,泉州天后宮還沒開建。
“四海恩波頌莆海,五洲香火祖湄洲”、“世界媽祖同一人”,莆田湄洲媽祖祖廟在世界媽祖文化現(xiàn)象當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是唯一、神圣的。傳播地、分靈宮廟為媽祖信仰的傳播有貢獻,是值得褒揚和肯定的,但切不可本末倒置、喧賓奪主。 (林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