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媽祖信俗已成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其傳承保護越來越受關注。其中人際傳播系社會成員交流信息重要渠道,實現社會協作重要紐帶,傳承社會文化重要工具,仍然發揮不可替代作用,功能多方面——
●政府官員身體力行 從中國正史看,有4個朝代14個皇帝先后36次賜封媽祖,而且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逐漸升級。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媽祖被列入清朝地方最高祭奠,地方官員必須親自主持春秋二祭,行三跪九叩禮,并列入國家祀典,媽祖成了官民敬仰的“海上女神”。
在當今媽祖文化傳承方面,政府依然起著舉足輕重作用。如2006年南京下關區政協會議,提出舉辦媽祖文化節,從此催生南京媽祖文化民俗節。2005年后,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張克輝創作《湄洲島奇緣》劇本。200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京會見臺灣媽祖聯誼會代表團,高度評價他們積極弘揚中華媽祖文化,促進兩岸關系發展,指出媽祖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財富,應共同繼承弘揚,推動和平發展。
● 海員漁民朝拜祈求 在古代,海員承擔著和平外交重任,促進中外關系發展。例如明代鄭和,三十幾年連續率龐大船隊7次下西洋,遍訪亞非40多個國家,歷盡驚濤駭浪,與??懿珣?。每次遇險時,海員們都會祈求媽祖庇護。就是今日,許多海員出海前還都行叩拜之禮,把媽祖作為精神支柱。
媽祖被尊稱為女神,始于漁民,后者還通過自身服飾傳承媽祖文化。如湄洲女性傳統服飾統稱“媽祖服”,其獨特藍衫,半截紅褲,帆船發髻,展示深厚文化內涵。媽祖神像自明清以來,一直就有冕旒秉圭、常服、披發跣足仗劍三種不同服飾。漁民們便效仿,將褲子制成雙色。紅的代表吉祥,黑的表示思念,藍色則喻大海。當丈夫出海時,妻子穿上,表示忠貞思念;若丈夫過世,半截紅褲則成全黑。如今,每逢媽祖節日,島上婦女仍會以此表達對媽祖感情。
●藝人文士創作作品 音樂、戲劇是媽祖文化重要傳播方式,主要有戲曲、慶典樂曲及現代通俗歌曲,藝人則起重要傳播作用。如莆仙戲《媽祖女神應笑慰》、《媽祖出石門望大?!罚翁锸簟侗迸_妝》、《荔枝樓》、《鳳和子》等。此外,童聲合唱《媽祖媽祖》,羅大佑制作的鹿港媽祖音樂專輯,彭麗媛演唱的《媽祖》等都是傳頌媽祖文化。
文獻資料對媽祖文化傳承亦不可或缺。其編纂者為文人名士,系媽祖文化又一重要傳播者。他們著書,發表論文,呈現研究成果;或寫詩題詞歌頌媽祖精神,傳播媽祖文化,擴展影響。如冰心老人生前為汕尾媽祖石像題寫“天后圣母”,又如蔣維錟先生的《媽祖研究文集》、《湄洲媽祖》等論著。
●商人移民異地傳播 據《高麗史》記載,從公元998年到1279年,宋朝海商往高麗貿易的有150次之多,每次都有數十、上百人。到了元朝,政治中心北移,促進南北經濟往來,尤其是供朝廷的漕糧,海運貿易進一步發展,商人即借此傳播媽祖文化。因航海危險性大,商人他們一心想得到神明庇佑,逢兇化吉。因此,拯救海難,保航海平安的海神媽祖,自然成了頂禮膜拜的保護神。而移民走到哪里,媽祖就到哪里,媽祖文化也傳播到哪里。 (帥志強 占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