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彭文宇教授主編的《媽祖文化研究論叢I》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臺盟中央常務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汪毅夫為該書作序。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程元郎和莆田市集郵協會副秘書長邱盛撰寫的《封片卡上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也收入其中。
2011年6月,由莆田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海峽論壇lsquo;保護世界遺產,弘揚媽祖文化rsquo;學術研討會”在媽祖故里湄洲島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媽祖文化研究專家、學者撰寫的學術論文在這次盛會上得到交流,主要從媽祖文化的研究進展、研究方法、媽祖文化的類型和載體、媽祖文化與旅游、媽祖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媽祖祭典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媽祖文化發展的保障體系和發展趨勢、媽祖信仰與政治認同、媽祖文化對兩岸關系發展和華人世界觀的影響及現實意義等方面著手,涉及傳播學、民俗學、航海交通、區域地理、建筑文物、文學藝術、歷史、旅游經濟等諸多學科,內容豐富,材料翔實,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闡述了完善媽祖文化研究和促進媽祖文化發展對兩岸三地和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與現實意義。《媽祖文化研究論叢I》一書即是從中遴選40篇佳作進行編輯,全書共52萬字。
《封片卡上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這篇文章闡述了媽祖信俗“封片卡”的類別和特征,通過研究揭示了利用“封片卡”更能彰顯媽祖的功德和大愛,更好地促進媽祖文化和媽祖文化之間的良性結合。從集郵這一視角進行課題研究,既豐富了媽祖文化的內含和外延,又推動集郵文化向更寬廣的領域發展。《封片卡上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這一學術力作入編《媽祖文化研究論叢I》,不僅是對集郵文化研究成果的充分肯定,而且為集郵活動的良性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時報記者 吳芹芹 實習生 陳倩 通訊員 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