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文獻記載,南京城區過去有七座媽祖廟,因戰爭等原因,一些廟宇毀于一炬。如今經過搶救修繕,城區還有三座媽祖廟宇,一是城北天妃宮,二是城南天后宮,三是城西鄭和寶船遺址媽祖廟。其中南京天后宮歷經滄桑,如今又煥發新生。
南京天后宮坐落在升州路488號,旁邊不遠處就是名聞遐邇的秦淮河。它是清代乾隆年間,福建人來南京做生意時出資建造,迄今還保存兩塊石刻,記載這一事跡前后經過。
與南京天妃宮相比,天后宮建筑布局完全不同,倒像清代廳堂式結構,是正殿和配殿分隔的兩進式廳堂建筑物,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原來天后宮不完全是純粹的媽祖廟宇,除了供奉媽祖,還作為閩籍人士來寧經商的會館。
當初,南京市中心南面有條羊皮巷,巷口有座天后圣母宮,是明代皇帝賜建,后被戰火焚毀。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因市區缺媽祖廟,在寧閩商便出資在升州路購置房產,并逐漸擴建既是福建會館又是供奉媽祖廟宇的結合體,名為天后宮。
近年來天后宮進行修繕,天后宮面貌煥然一新。正殿神位上新雕塑的3米多高媽祖神像霞帔翠蓋鳳為冠,美麗端莊顯慈祥。
據悉,該天后宮要規劃拓展,在原處劃撥出一片五、六畝土地供擴建之用,可讓更多游人信眾前來觀瞻,發展前景看好。 (楊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