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歷史云煙,拂去層層浮世的粉塵,我心懷虔誠,愿以白帆做筆,用江河為墨,揮灑一章關于你的傳奇——林默娘。
林默娘是水做的女子:明眸若水,淺笑和凝眸里,水似的柔情流瀉出動人心弦的美麗。你八歲從塾師啟蒙讀書,不但能過目成誦,而且能理解文字的義旨。讀書,使你更瀟灑,讀書,為你添風韻。長大后,你決心終生以行善濟人為事,矢志不嫁。你以聰慧的心,寬廣質樸的愛,善解人意的修養,將美麗寫在心靈。你專心致志于慈善公益事業,平素精研醫理,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災。婉約如你,輕柔如你,清靈如你,是那樣一個冰雪聰明、心懷大眾的纖纖女子。你性情和順,熱心助人。只要能為鄉親排難解紛,你都樂意去做,還經常引導人們避兇趨吉。人們遇到困難,也都愿意跟你商量,請你幫助。你心境平和,氣質嫻雅,恬靜溫柔,書氣襲人,暗香浮動,舉手投足間自有一種韻味和風華。
林默娘是山做的女子:志向如山巍峨屹立,樂于助人的心懷豪邁而熱烈。你生長在大海之濱,熟習水性,海域情況了然于胸。湄洲島與陸地之間的海峽有不少礁石,在這海域里遇難的漁舟、商船,常得到你的救助,因而人們傳說你能“乘席渡海”。這美,后人要用心去品味,品到了,就如飲一滴甘露,通體清幽,醍醐灌頂。品透了,就如喝一杯人生的茶,苦澀與清香里,大徹大悟,看淡浮華背后的滄桑冷漠,舒緩雜亂紛呈的心境。你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溫溫邇雅,雍容大度。你博覽群書,尤其是生活這部百科書,洞曉天文氣象,善于預測天氣變化,事前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傳說你能“預知休咎事”,稱你為“神女”、“龍女”。行善積德、救苦救難的美德融進了你的心血,已然成了你青春年華的底色。你的名字和明月同輝,永遠輝映在清朗的天空,把潔白如銀的清光照向人間。
潮平兩岸闊威靈四海顯,風正一帆懸庇佑萬民安。宋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時年28歲的你,在湄洲島羽化升天。從此以后,航海的人傳說常見你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人們為了紀念你——一生行善的漁家姑娘,當年就在你升天的地方立廟奉祀,并親切地叫你“媽祖”。 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你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列入國家祀典。你在短暫的生命中,以精湛的醫術、淵博的航海氣象知識,為漁民和過往的海上客商作了不少好事。后人敬仰你行善積德、救苦救難的精神,為你立廟祀奉,到處傳頌你的感人事跡,加之當時海外貿易的迅猛發展,促成了你作為海上女神地位的確立,形成了媽祖信仰。縱然隔著萬丈的紅塵,縱然隔著天上和人間,后人依然能觸摸到你細膩柔軟的心靈,依然能勾勒出你清雅絕俗的冰姿玉容。
媽祖文化經過千年歲月,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成為聯系海內外華人、溝通世界各地的文化橋梁和精神紐帶。媽祖文化包括媽祖的獻身精神,集中于媽祖身上的真善美道德、樂于助人的品格,她已跨越了時間,跨越了國界,成為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在漫長的傳承演繹進程中,媽祖文化逐步傳播至我國的沿江、沿海和臺港澳地區,并隨著華僑華人的腳印逐步傳播到世界上的五大洲二十多個國家。媽祖文化對世界華人具有很強的凝聚力,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有著很大的影響。據統計,目前世界上共有媽祖分靈廟5000多座,信徒近2億人,臺灣就有媽祖廟一千多座,媽祖因而被尊為“天上圣母”。
林默娘,你既有水的柔情,又有山的偉岸。在滔滔奔流的歷史長河里,你用水做的才情和山做的堅強,開成一朵婉約絢麗的花,在時間裝裱的青史里,閃著珠璣如玉的光澤,美麗著,遺憾著,感嘆著hellip;hellip;
千年風煙,吹散了多少如玉嬌顏?淹沒了多少瓊樓玉宇?可是,林默娘的名字,媽祖的事跡,如同傳世的青花瓷,用淡藍色的筆鋒在世人的心里濃了又濃,從未淡去。后人在頂禮膜拜時,為什么眼中總是飽含淚水,為什么心里總是波濤洶涌?因為,你的愛如此深沉,你的執著早已在土地中扎根;因為你讓溫暖充滿每一個心靈空間,因為你讓真情開遍每一個心靈花園。若有花朵在綻放,若有星光像夢一樣飛,就有思念在心頭,就有信仰在懷中!
多少年又是多少年啊,一個傳說為何如此的永恒?無論過去了多少歲月,無論時光怎樣的流轉,總會有人在歌聲中把你歌頌,總會有人在琴音里把你的事跡傳揚!青草的枯榮,將歲月的塵埃抹得一如往昔;紅花又綻,將一寸善良的柔心帶至今朝。無數后人的頂禮膜拜,引發了一場又一場的全球“媽祖熱”。今日,媽祖被譽為促進海峽兩岸團結的“和平使者”,構建和諧世界的“和平女神”。你的美好心靈伴著粉面桃紅的羞澀、眉黛青柳的賢淑、紅唇抿笑的恬淡,都描摹成六月里輕巧的云朵,真實的綴在歷史的天空! (何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