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鏡朝天宮位于東嶠鎮百葉村境內,背靠巍峨壯觀的鷺峰山,坐南朝北,與汀塘有名的明山宮同在一軸線上,建于明代的明山宮坐北朝南,恰好兩宮相對,堪稱一奇。山上草木蒼蘢,繁花似錦。廟宇三面環山,背面山上有“桃源水庫”,常年流水不斷從宮殿周圍小溪繞過。對側山岳呈鳳凰展翅狀,人稱鳳嶺。那“鳳凰”面朝蒼天,山岳擁抱宮殿,朝天宮因此而得名。
朝天宮創建于明代,原為供奉“天上圣母”。后來,鐵爐、百葉、坐厝、山上、西莊、香山、坑口等村莊信徒聯合在此擴建為宮殿,形成較大的建筑群,改名為七鏡朝天宮。清道光四年(1824年)重修,咸豐十一年(1861年)擴建前殿,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重修正殿兩邊護厝,民國時期也曾修建過。20世紀60年代期間,朝天宮為生產隊倉庫。1984年重修宮宇,重塑金身,并舉行隆重的開光儀式,從此香火旺盛,引來不少善男信女焚香膜拜。1986年,在宮右側建成1座客廳。1996年朝天宮舉行一次規模宏大的出郊巡游活動,隊伍浩浩蕩蕩,觀者如潮,盛況空前。
2000年建造一座氣勢恢宏的北山門,門上有一對聯曰:“鷺峰氣聚風藏安帝關,鳳嶺山環水拱護天宮。”并在廣場中間建一座現代樣式的戲臺,嶄新漂亮。從廣場南面登上幾級臺階,踏入一平埕,龐大的朝天宮矗立于眼前。正殿大門的木制楹聯用楷體書寫著:“劍伏龜蛇清宇宙,旗麾龍虎動風云”,彰明此乃非凡之地,讀后令人詫異,無不產生敬畏之情。朝天宮分為前后二殿,奉祀玄天上帝、天上圣母及田公元帥等神像,兩邊繪有盡顯威嚴的八將圖。神龕的橫梁上懸掛著“掌握乾坤”和“法心英氣”兩塊大橫匾,皆為清道光六年(1826年)制作。殿中的圓石柱或四角石柱多為清代遺物,柱上一楹聯:“鳳嶺回龍心護帝,鷺峰躍鯉志朝天”,讀后讓人情怡心悅。
正殿的左側是紫薇壇,供奉文昌帝君;右側是中軍府,供奉王靈官中軍。三殿并列,構成一座龐大的仿古建筑物。殿前雙側邊建有鐘鼓樓,大殿的背面山上建有一座涼亭,屹立于巨巖之頂,遠眺涼亭猶如一顆明珠鑲嵌在懸崖絕壁之間,把朝天宮點綴得格外莊嚴靚麗。
在宮的附近原有一株要五人才能合抱起來的大榕樹,占地近千平方米,1958年大榕樹被砍掉,實在可惜。
在宮的附近有建于唐代的百葉村“永慶書社”。
朝天宮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旅游景點。遠離鄉間喧囂,有山間幽靜,宛然世外桃源,的確是香客游客的好去處。 (峻山 煌柏 永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