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作媽祖散文,主要圍繞《媽祖傳》,二十年了。
寫媽祖,依據二本書。《天后顯圣錄》認定媽祖出生于湄洲島,流傳廣,影響大,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同。清代的林清標,根據《天后顯圣錄》編成《敕封天后志》,認定媽祖出生于港里,也有一定的影響。媽祖的二個出生地引出了太多的故事。也許,這也是媽祖文化。
媽祖的生平和故事,簡潔、精巧、樸實、生動,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媽祖的生平,在湄嶼飛升之前,有十五個小故事,脈絡清晰,層次分明,敘寫得十分全面。媽祖這個神話形象,在清代初期,已經定型了。湄洲島祖廟山上的媽祖石像,成為標志性的媽祖形象。媽祖的天地,風生水起,海闊天空,魅力大。
媽祖,名林默。林家世代積善,托福于佛和觀音大士。林默,幼時小名“阿妹哥”,與生俱來具有中華女性的傳統美德,果敢聰穎,溫柔堅毅,事親至孝,熟悉水性。
八歲時,從塾師訓讀,溫故知新,舉一反三,出類拔萃,悉解大義。她喜歡孔孟之道。
十多歲時,她受命于天,弘毅堅志,靜坐一室,誦經禮佛。
十三歲時,她巧遇機緣,得一位老道士指點,并被授以“玄微秘法”,能識《道德經》、《南華經》等諸般要典。
十五歲時,林默依中醫藥理,行慈悲心腸,為人治病,杏壇送春。
十六歲時,與女伴閑游,照妝于井,得銅符一雙,林默愛之不釋。上天的眷顧,讓她獲得了圣潔的光輝和一些特殊的能力。從此,林默更為善解人意,脾氣更加溫順,鐵馬渡江,善行濟世,風雨無阻,日夜奔波,巡游于島嶼之間,種草制藥,做好事,救助海上遇險的船舶。她還授人以防疫避災之法,多有顯效。
湄洲島,那是林默修身道的圣地。如詩如夢的湄洲島,讓林默有許多收獲,并得到了上天的啟示。
人世間的生活,林默是十分眷戀的,她渴望和光同塵,與老百姓同甘共苦。然而,命中注定,林默不可能是一個普通人,上天的召喚是無可違背的。
公元九八七年九月初九,林默走完了其短暫而不平凡的人生旅程。許多老百姓傳說其在湄洲島的祖廟山上羽化升天,就在升天之處供奉香火,稱其為“通賢靈女”。
媽祖生平,在媽祖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媽祖一生二十八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虛心學習”。學佛。學儒。學道。
媽祖的出生,即是佛的榮光。林默母王氏,天天去佛寺燒香,祈求觀音送子。媽祖小名阿妹哥,與此相關。佛理中的慈悲為懷,腳踏實地,不怕困難,用心專一,對于媽祖的一生影響極大。
林默祖為九牧林氏,對于孔孟之道的理解極深,也比較準確。《林氏家訓》深得孔孟要領,謙卑、勤心、中庸、心平氣和。應當說,林默的家教,是有儒學淵源的。
道家有二個經典,老子的《道德經》,莊子的《南華經》,所闡述的理論,天人合一,虛懷若谷,和光同塵,順其自然,非常精準地概括出了媽祖文化的精華,也有實用價值。
(未完待續) (游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