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期間寒流再次來襲,一件輕柔又舒適的羽絨服最適合不過了。記者在我市不少商場看到羽絨服的促銷活動吸引了不少顧客。目前各品牌的羽絨服均已上柜,今年的新款也相繼推出,同時還有一批去年的老款式以3~5折的特價出售。記者看到,今年的新款與去年相比,并無明顯的風格變化,只是在細節上加入了一些流行元素。
在梅園路某品牌羽絨服直銷店看到有不少市民正忙著選購,而店內各類長、中、短裝、背心、護套等不同款式琳瑯滿目。經朋友介紹前來購買羽絨服的黃小姐就打算給全家人置番個行頭,她認為質輕料靚,價錢貴些都值得: “無所謂啦,都差不了多少。”銷售人員說這兩日的銷量就比平時有5至6倍的增長。該專賣店的店長告訴記者:“ 這兩日突然凍了銷量開始又升,價格相對去年都有提升,大概有10%左右的升幅。顧客基本上還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現在物價普遍上升大家心理接受能力預期是有的。”她還表示, 雖然今年原材料以及用工成本方面有所提升,售價會比往年高一些,但是由于他們產品品質好而更受顧客的歡迎。
羽絨服定做受青睞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打著quot;定制羽絨服quot;的店鋪生意明顯看好,每家加工店都開始了趕工。款式多、花樣豐富的羽絨服半成品成為今年加工店推出的主打產品,市民定做羽絨服可選擇面也更廣了。
在市區的幾家羽絨服加工店,每家店內都拿出幾本成品羽絨服款式雜志,供顧客選擇。在興化賓館附近一家定做羽絨服的店鋪里,記者看到店里擺放著三四臺縫紉機,店員們正在縫紉機前忙碌著,而一旁的衣架上則掛滿了做好的式樣各異的羽絨服。正在挑選樣式的一名顧客告訴記者,定制的羽絨服不僅價格便宜,而且量身定做比較合身,家里往年也定做過幾件羽絨服,覺得很實惠。
“從10月初開始,我們的生意就開始日漸好起來,現在都開始排號預定了。”店主陳女士表示,定制羽絨服根據款式、用料不同,價格也不同,每件在一二百元不等。陳女士指著店中一長款羽絨服告訴記者,這款定做不超過三百元,去專賣店買的話,至少也要七八百元錢。而且現在多數羽絨店都推出“舊羽絨服翻新”的服務,把式樣陳舊的羽絨服拿來重新翻做一下,價格不貴,而且避免了人工費。
鑒別羽絨優劣有招可循
不過,由于目前的羽絨服定做市場魚龍混雜,因此在羽絨的選擇上極易出現以次充好的情況。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羽絨服定做小店內的羽絨只是簡單的用編織袋裝好放在地上,當記者就羽絨的含絨量、消毒及相關質量檢測等情況提出疑問時,大多回答都是“不太清楚”。
據了解,國家對羽絨及羽絨制品有著強制性的標準,一般羽絨服裝的含絨量不得低于50%,而一些街頭小店定制的羽絨服,含絨量、崇?量等僅憑店家嘴上說,實際較難達到標準。一般知名品牌的羽絨服質量比較可靠,但是對于市場上紛雜的羽絨服品牌,消費者還需掌握一些選購技巧。
選購羽絨服時不妨按照以下標準來判斷其質量。
看:查看有無產品質量標簽,標簽上有無生產廠名,含絨量為多少。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以超過70%為宜。
摸:含絨率高的摸之柔軟,毛梗既少又小。如果手感柔軟但回彈性差,說明填充物大多為軟化毛片而非羽絨;如果手感柔軟但有短小粗硬的羽軸,則為粉碎片,這種服裝的保暖效果不佳。
拍:輕拍出羽絨服里面的空氣,并觀察其恢復情況。含絨率高者彈性好,會很快就蓬松起來。反之拍打時有灰塵,且有絨毛鉆出,很久才會鼓起,說明是劣質貨。
搓:用拇指和食指分別放在羽絨制品的兩面輕輕搓捻,會覺得越來越薄,但很難把絨全部搓開,這是質量好的表現。如果一下子就全搓開了,并能摸到里外兩層布,則說明含絨量低;如果感覺有一層厚物搓不開,則很可能是腈綸棉。
嗅:用鼻子靠近羽絨制品,深呼吸數次,避免選購那些味重刺鼻的商品。
試:質量好的羽絨服只須穿兩分鐘左右就可以明顯感到溫暖。(時報記者 吳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