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沁天后宮位于湄洲灣北岸的東莊鎮(zhèn)東沁村境內,兩棵數(shù)百年的榕樹遮蔽下的陽面東沁漁港可容納幾百條避風的漁船,岸上便是東沁媽祖宮。正殿主奉天上圣母和司馬圣王、劉公元帥、太乙仙姑、尊主明王后土夫人等諸位文武列圣。此宮從建筑起,雖歷經(jīng)多次修整,宮墻仍呈舊陋崩壞跡象。是當?shù)貪O民重要的民俗活動場所,近年來,廟宇旁邊還修建了體育健身、休閑娛樂、茶幾棋桌等設施,供飯余茶后的村民們自娛自樂,暢談媽祖文化。
始建于南宋理宗寶慶年間,至今已有七百八十多年歷史的東沁媽祖宮,規(guī)模宏大,古色古香,慈恩澤被。該村媽祖信眾屢感圣母扶持,神明造化,使全村漁業(yè)發(fā)達,民眾安康,事業(yè)興旺,正如一副對聯(lián)為證:“抵擋巨浪顯神威,海不揚波稱圣德”。為報答神恩,于2008年春,經(jīng)全村鄉(xiāng)老董事一致合議,競相踴躍樂捐,許多海外鄉(xiāng)梓聞訊,以極大的熱情欣然捐助,歷時十多個月時間,翻建了宮殿,重塑了神像,修整了宮埕,修葺了戲臺等,建筑總占地面積五千平方米,建筑面積一千平方米,宮殿巍峨壯觀,使朝圣、休閑、文化等設施日臻完備,重新對外開放。
2009年9月,湄洲媽祖金身巡游興化大地,東沁媽祖宮作為醴泉半島上唯一的一個駐駕宮。9月19日,當?shù)厝藗円詷O大地熱情迎接媽祖金身的到來。媽祖金身沿東莊鎮(zhèn)巡游當日,沿街道路擠滿了拈香待立的善男信女,媽祖金身所經(jīng)之處,旌旗招搖,鼓樂齊鳴,鞭炮聲聲,熱鬧非凡,成為當?shù)貗屪嫖幕顒拥囊淮笫⑹隆?br />
據(jù)說該宮神明十分靈驗,堪稱有危必救、有求必應。宮殿正上方懸掛“廣敷圣德”的牌匾和宮殿入門石柱上正側面分別刻有聯(lián):“護國受榮封圣母,庇民施?,F(xiàn)慈容”對聯(lián),也許更能說明媽祖懲惡揚善、濟世救人的事跡,同時又展示了在廣大信眾心中媽祖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圣母形象在當?shù)卮迕裥闹械牡匚涣?。千百年來在媽祖的護佑下,當?shù)貪O民漁業(yè)平安,鄉(xiāng)鄰和睦,人丁興旺。據(jù)村內現(xiàn)年80歲的老人游元清回憶,一九八二年農歷十月廿二,幾個漁民駕著小船至海中捕魚,撒網(wǎng)捕撈完,行船至大海中間時候,突然狂風大作,船只搖擺,船身急速下沉。漁民大駭,眼看性命難保,其中一老者突然想到媽祖,于是面朝東沁媽祖宮下跪,口中呼道:“東沁宮媽祖快救我們。”奇跡果然出現(xiàn)了,風漸漸地小了,搖搖晃晃要下沉的船只慢慢地上升了,船民們奮力搖漿,最后平安地回到了家。幾位老漁民得知媽祖救人的故事,并不驚奇,而是微笑地說:“有媽祖在,我們漁民見危不危,見險不險,你看,這海面上有媽祖保佑,平安歸航是正常的事情。”
沉漬于老人們對媽祖的無限忠誠與尊敬中,人們的情感也都被感染了。盡管他們的傳說與客觀有異,但靠海養(yǎng)家的漁民在海上捕撈,亙古未有海難發(fā)生,卻是不爭的事實,難怪東沁村及附近的媽祖信眾們心中的媽祖,是平安、旺宅、發(fā)達的化身。
在新修筑宮殿右側有兩棵百年古榕,樹形怪異,樹冠粗大,綠葉簇天,狀若傘蓋。同時,媽祖宮南面的漁港畔,新修筑一條媽祖文化長廊,置上棋牌桌、書畫廊、看臺座、臨海堤、展覽板等,一應俱全,是村民們在感受媽祖博大精深的文化下,新一輪全村暢談發(fā)展、描繪藍圖的絕佳的地方。 (林文坤)